地铁里的陌生人
每个人都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认定了就走下去,即使不能成功,也会是快乐的。
在浩瀚的文字里爬行,有了世态炎凉的感知。透不过气来,又有一种无限的渴望,牵拉着我的意志。偶尔流连在文字里,似乎让淡淡的生活多了一丝滋味。
去年到北京(部里)去参加一套专业书的编审会议,因为书里也有我写的一些东西。该书是一些枯燥的专业内容,但我也竭尽努力,想把它写得更生动一些。两年前已经写完,现在好像到了开花的时期。
与这套书有关的人都聚在了北京。大家虽不熟悉,但对文字的认真与和谐,坦率与真诚,让我体会到来自于陌生的呵护,也有一点悄无声息的感动,在默默地融入我的肢体。
以为人生是漠然的,品味它时才感觉到不乏珍贵。生活,原本不是一个人的节目,正是许多陌生人的共舞,世界才会那么精彩纷呈。
在北京,很多时间都埋在地铁里,和更多的陌生人默不作声的坐在一起,或等待着终点,或等着下一站的换乘。这个空间里的人,互相都不搭理,大家都面对面地冷漠着。然而,网络的空间却不大一样,总是天各一方的融合。这是陌生人的两种境界,一种陌生的两种感觉。

很容易适应一切,这是我的特点。觉得,不说话即是融合,这是我对沉默的诠释。
地铁里有一个面无表情的小青年,他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和人们交流。他的衣服和他的脸一样干净,胸前挂着一个时尚的挎包,一边弹着吉他一面唱着歌,歌声和琴声一样好听。有的人看着,有的人转过身去,有的人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有的人微笑着往那个口袋里放钱。我给了他一个苹果,他没有表情,依旧唱着《开往春天的地铁》,歌声和着列车进出站台的轰鸣声,环绕着匆匆的人群。
随着人流来到地铁出口,即将露出地面的地方,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同样也干净得让欢人喜欢。她的脚旁放着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碎散的零钱。她挺着身子认真地拉着小提琴,眼睛里却似乎含着依稀的泪水。有些显得生涩的琴声,是那熟悉的《梁祝》。同样拿出了一个苹果,悄悄地放进了她的铁盒子。她停下了动作,似乎本能地拿着苹果跑到一个拐角处,递给躺在地上的老人。接着又迅速地跑了回来,继续拉她的小提琴。
来来往往的人从周围闪过,让我品尝着在人群中的滋味。一张张陌生而又沉静的脸,隐藏着丰富的故事,显露着贫乏的表情。地铁里,没有人轻易放慢脚步,生活,让人们追赶着节拍。当我露出地铁的时候,世界那么美好,眼前一片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