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与意境
你大概已经发现,我在博客里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散文。有朋友说,讲讲心得吧。我说,可以。
首先觉得,要写好一篇散文,离不开美的意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意境?是什么东西。于是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实,以单车、征蓬烘托气氛,此语一出,立即便让读者进入了一种特定的梦幻意境。
纵观古今的一些优秀作品,往往还喜欢通过个人的感受来表达一种共有的情绪。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会溅泪吗?这实中有虚的写法,往往更能使作品达到一种完美的意境。
就我的理解,意境更像一幅画,作者与读者都可以看得见的。很喜欢词曲作家陈小奇的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再如《高原红》中的“离乡的行囊,总是越来越重;滚滚的红尘,难掩你的笑容……”这些歌词不仅抒情,更给了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意境。

《文心雕龙》中有一语,谓之“陶情”。就我的理解,我们写文字也是为了陶冶自己的心情,而心情就离不开意境。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陶冶心情的佳作,是一篇意浓文美的作品。所以,写文章追求华美固然没错,但如果缺少意境,必定是败笔之作。要知道,言之无物,这是写作之大忌!
浏览网上,现在写散文的人不少,多数人的风格特点还是以“忧”、“伤”、“痛”居多。当然,在博客里写文章,许多人都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包括我在内),极难引发出高亢的情绪,极少豪放,很难胸臆直抒,很难写出豪气冲天的文字。
虽然这样,但只要我们努力,还是可以把散文写得很美的。
散文要写得美,首先语言要凝炼、简洁,句子尽量要短。一些本来浅直的语言,不要把句子写得冗长,故弄玄虚。其次,意境之美还在于诗化,尽量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篇文章里,能有一些精彩的语言,就一定能使散文增色。
我写文章时,偶尔也听一些抒情的音乐,努力去勾勒一幅画,便很容易进入幽幽的情绪。音乐的时断时续,本身就是一种抓不住的意境。如果你感觉写出的文字有妙不可言的滋味时,那就赶紧接着往下写吧,应该是一篇不错的散文。
还觉得,缺少动词的散文,绝对不是好的文字。要向诗歌学习,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没有这个“绿”字,全诗便毫无色彩和动感。一个“绿”字,可谓写活了春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