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出轨的徘徊
和以前相比,现代家庭的大门正在对社会敞开,人们也在不断演绎种种感情的新模式。这些模式中,有一种叫“精神出轨”,有人将这种既清白又模糊的感情称为“第四类感情”。
精神出轨可以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
情感较为封闭的人,因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钻进自己设定的情境中,收藏心上人的照片、追星、听老歌、看老电影,幻想与什么人邂逅,继而展开一段浪漫的故事,固守着“相见不如怀念”的信条。
精神出轨也存在于喜欢幻想、性格较为偏执的人当中,因为颇不理智地妄想将精神出轨改写成真正的出轨,有时会以啼笑皆非的闹剧收场。
精神出轨更多地出现在那些希冀寻找浪漫、释放自我的人当中,他们觉得生活平淡、心里矛盾,就通过精神出轨的方式找到发泄点,当激情、冲动过后,他们会依然确保生活的平静。
虽然精神出轨能够弥补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多数人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作为一种禁忌,不能对另一半坦承。
办公室一位搞策划的女同事,与部门主管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知己关系,他们一块儿讨论工作上的难题,在谈判桌上联手合作,经常出奇制胜,他们彼此欣赏对方,却从未越雷池一步。
她曾与她的好友吐露心迹:“我觉得建立这样一种关系,有时能唤回你既有的本性,也可能满足你内心深处对于爱的渴望。虽然我深爱着丈夫,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之间完全可以满足彼此的需要,我偶尔会在自我想像中驰骋一番,但我能拎得清想像与现实的一线之隔,我与主管的确心心相印,但仅止于此。”
不过也有人过于沉迷在精神出轨的美好情景中,将想像延伸进了现实,往往会做出种种非理性的行为。
美国专家荷尔茜在她的专著中指出:“精神出轨只应深植于内心的神秘花园,不妨以此为婚姻多增添一些浪漫的感觉吧,当你从精神出轨中吸取到喜悦的果实,一定要把它的芬芳嫁接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让你和另一半之间的亲密关系重获新生的活力。”
精神出轨,会一直在想像与现实中间徘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