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ospice

(2006-10-02 05:44:45)
分类: 描花
一个字的故事: HOSPICE
HOSPICE: 临终关怀.
英文也称palliative care,安宁缓和医疗, 这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HOSPICE的故事:
从词源学上讲,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始于十二世纪,原指朝圣途中的休息驿站。这种驿站主要为朝圣者提供温暖、医疗护理及食物供给。到了十九世纪,交通的发达使得这些驿站逐渐消失。后来人们引申其意,以hospice专门指称那些护理临终患者的相关医疗机构。1879年,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玛莉·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ospice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晚期病患之场所,以爱心照顾他们。1905年,伦敦市另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也专门收容癌症晚期患者。当时,这两家医院都着重秉承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来照顾病患,并没有融入先进的医学技术减缓病人生理上的疼痛。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护士的西西理·桑德丝女士看到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大卫疼痛至死无法缓解,刻骨铭心,而大卫在去世之前留给她五百英镑当作基金,劝她将来设立一座更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医院,能减除病人的身体痛苦,也给予心理及灵性的照顾。桑德丝女士受此激励,攻读了社会工作及医学专业,身兼医师、护士及社工的背景,更加意识到要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宁护理。她于1967年,在伦敦郊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兼具医疗科技及爱心照顾的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桑德丝医师亲自带领医疗团队着手进行一连串的癌症疼痛及症状控制的研究。很快地,桑德丝医师的临终关怀医院可以将所有的痛苦减至最低,而病人们也能在平稳中有尊严地死去。于1976年,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的一组医疗人员前往美国康州,协助美国人建立了第一座临终关怀医院。从此以后,圣克利斯朵夫模式的临终关怀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在欧美各国建立,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湾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了这项服务。Hospice被翻译成“临终关怀”并在中国大陆广泛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的成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