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北京出发的.
那年的六月北京已经很炎热了, 30度的气温就如同我的心情,
激动伴着焦虑到了极高点: 我要出国了!
第一次出国是很迷惑的. 心里面老在琢磨:
国外的鬼子跟来国内访问的一样吗? 他们说的语言会不会随意到我听不懂?
他们会对我友善吗? 我可以向你保证,
连不用担心的事情我都担心到了.
我从北京国际机场出发时坐的飞机是波音747-300. 好大哟!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飞机. 但这架飞机没有直接把我带出国,
而是先把我带到了途中第一站: 广州.
因为在北京已经出关了, 飞机在广州时并不是让我们乘客留在飞机上等候,
而是将我们安排到了一个隔离了的候机厅, 稀里糊涂等候了几十分钟,
我们又被带到了飞机上, 这时我们知道,
广州也有乘搭这个航班的旅客.
当时中国和新西兰还没有直航, 所以我的第二站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出国前, 我不是特别关心澳大利亚的气候, 印象中那里是很温暖的,
加上北京炎热的气候, 我当时身上穿的很少,
几乎把其他所有的衣服都托运走了. 心想如果到新西兰感到冷,
我可以打开行李再穿上也来得及的.
我错了. 我没有预计到的是,
从墨尔本下飞机时我们并没有随通道进入机场海关大厅, 相反,
我们需要在机场跑道上行走好几分钟.
墨尔本深冬的凌晨是那样彻骨的寒冷. 身着T和短裤的我,
再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刺骨严寒.好在机场里面是温暖的,
因为我需要在那里等候好几个小时才能转到飞往新西兰的飞机.
到了下午六点, 我终于登上了一架波音766飞往终点站.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有2个小时的时差, 等我终于办好入境新西兰的所有手续,
已经到了当地时间凌晨一点. 我知道机场外面有安排好了的TAXI等我,
我也知道我的导师Pat不会亲自来接我,
因为当天他在欧洲的一个国家开学术会.
让我感觉高兴的是我跟出租车司机的英语交流很顺利,
他很快就把我带到了一个我根本就一无所知的地方. 搬下我的行李,
司机交给我一片钥匙, 在汽车昏暗的灯下朝前指给我一个方向, 顺他的手,
我看到了一个房子. 我认清了房子和我该进的那道门后就告别了出租车司机,
带着行李朝房间走去.
进屋我看到房间里的东西都很齐全. 打开电热器, 房间里逐渐开始温暖起来.
一是还很兴奋,
再加上这是我根本就没有倒过时间差来(当时中国还是吃晚饭的时候呢),
就无法马上就上床入睡.
门外漆黑一团, 还下着小雨. 深更半夜我连叫声"有人吗"都不敢,
只好关好们在房间里闷坐下来烤火.
我真希望别人也经历过这样的感受, 那无尽的寂寞和孤独,
同时又有对外面的世界的非常大的好奇. 忍耐, 再忍耐! 就这样,
我把我本应该是令人非常激动的新西兰初夜,
留给了孤独寂寞的我自己.
作者续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段难忘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