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Grad School! |
Harvard Asia Business Conference
(ABC)。哈佛商学院、哈佛法学院、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合办的一个年度商业论坛。
上图是其中的一个panel discussion,题目是Merge &
Acquisition,在商学院的Burden Hall。
今年我请了Morgan
Stanley做头牌赞助商,所以经费情况比往年好。
这个年会被宣传得很好,其实不如所推销的那么好。观众大多不是哈佛的学生,而是其他周围的学生和职业人士。主要是观众比较杂,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并不高。
Panel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好一点,有的没什么内容。在这种panel
discussion里一般也了解不到太多东西,就是看看人而已。
实际上,这是一个众人打着哈佛名号的商业性活动。主要是一个networking
event。哈佛周边各种各样的人都慕名而来借此机会见见人认认人交交人。
当然,由于这种活动是开放性质的,只要交钱都能来,所以也就难以保证观众质量了。历年来,都有一些出席讲话的人在会后表示失望。
对于ABC搞得好还是不好,一直有不少争议。
上图是Carlyle Group的创立人之一David
Rubinstein做的一个致辞讲话。其实就是一个presentation,题目是亚洲的private
equity。此人不用说异常红火,人们都争相去观摩。他是律师出身,极其能讲,口齿极快,反映也快。演讲内容不错。就是在推销公司和生意。是个sale
person。
因观众素质问题,提问的水平不高,一显ABC素来的问题。其中一个可能是爱国青年的人问道:您觉得几这几年内会有中国公司收购Carlyle么?
致辞结束后,疯狂地人群包围了Rubinstein,所有人都想向他索取名片。场面谓为可笑。
会后,一个Carlyle的哥们儿说:提问水平太差了。整个的水平都很差。特别是有一些问题。Rubinstein一定很不高兴。以后一定不来了。这个哥们儿抱怨了半天。
搞活动的朋友都很卖力。搞一次活动也很不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ABC确实有一些毛病。但一年年坚持搞下来也算不容易了。有的人从会议中有所得,有的人可能所得不多。有的人喜欢会议的有的特点,有的人则可能偏偏讨厌这种特点。众口难调。
另外还有一个类似的活动,Harvard China
Review,那个活动就搞得真的较差了。感觉庸俗不堪。
前一篇: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教学与资源
后一篇:单位宿舍/大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