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小小说】商女恨(《小说月刊》2024年第1期)

(2024-01-10 11:56:35)
标签:

文学/小小说

分类: 唐诗小小说

商女恨

张爱国

秦淮河是一个好去处。不必接近,远远的,看它的光,吹它的风,呼它的气,身就酥软,心就飞起,脚就飘了。

隔着如水的月色和如月的水雾,从两岸灯红酒绿、脂香酒气的万千歌响中,杜牧一耳就听出有《玉树后庭花》。

玉树后庭花,多美的花儿,陈叔宝用他的天才把它变成曲词。曲词一成,花就毁了。因为他是亡国之君,曲词自然就是亡国之音。与亡国之君、亡国之音有关联,当然不是好事。但杜牧不在乎好事坏事。好事,一概与他无关;坏事,还能把他坏到哪儿?

杜牧想循“亡国之音”而去,却被近处楼台上的一个倚栏顾盼的姑娘叫住。

姑娘叫小红。小红姑娘很奇怪,只唱歌,酒都不陪一杯。更奇怪是,人家是主随客便,客人点,你就唱。小红姑娘偏是反过来,她唱,你就听,而且只唱《玉树后庭花》。你觉得委屈不?委屈就走,小红姑娘不拦

杜牧不走,也不委屈。

小红姑娘一开口,杜牧就知道这歌、这喉不仅亡国,也亡人。人就站在你面前不足丈,你却愣是不知道声从何处来。地下?水里?云中?天外天?都是,又都不是。声不是排空径直入耳,是先落地,在地上轻轻悠悠旋几旋,旋到空中,旋到雕梁上,又绕梁几匝,打着旋儿丝丝缕缕入耳来。也不仅是入耳,是从身上每一个毛孔浸入,最后一股脑儿汇到心上。

“姑娘为何只唱此曲?”杜牧好长时间才开得口。

“喜欢。”

“喜欢?”喜欢从来都是最好的理由,杜牧只能点头,“姑娘当是知道此曲来历。”

“公子是考小红?”小红姑娘嫣然一笑,“当年,隋朝大军已渡江,破城在即,陈君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依然摇头晃脑,昏天暗地,沉醉于此曲,不愿自拔,也不能自拔。于是,城破,君俘,国亡。一曲亡一国,好,好有意思。”

“一曲亡一国?姑娘也当真?”见小红姑娘点头,杜牧若有所思,“秦时无此曲,汉时无此曲,也未闻隋炀帝钟爱此曲,然秦汉与隋,皆灰飞烟灭……”

“公子闭嘴,不要再说!”小红姑娘突然语气铿锵,似有愤怒,“小红相信此曲可亡国!小红只怕它不亡国!”

“此话何意?”杜牧见小红姑娘柳眉倒竖,皓齿紧咬,不觉一些胆怯。

“京郊一户中人之家,有良田美池、竹树庭院,夫妻相敬,双亲慈爱,有一男四女,男读书聪颖,女贤淑多才。一日,当地刺史偶遇其大女,贪其美貌,欲纳之为妾。女不从,兄不从,父祖不从。刺史竟白日率人抢夺。父兄拼死抵抗。然而,最终父残,兄死,四女被夺,母也被掳。母女五人,受尽屈辱。半年后母死,小妹疯,大姊、二妹、三妹被卖入京城风月场。辗转三载,姊妹三人赎身回家,但见庭院易主,祖母悲痛死,祖父领残父四处喊冤,不知所踪。三姊妹京中找寻数日,方知祖父为衙役殴打致死,父亲于京城街头饥寒而死。”

“朗朗乾坤,大唐天子脚下……”杜牧似是听一个遥远的传说。

“大姊领两妹京城告状,然所遇官吏贪尽她们美色,又推诿驱逐。姊妹心死,本想在京城复仇,然而泱泱大唐,煌煌其京,弱女即便千万又何处入手?”

“姑娘遭遇,实在……”杜牧已然明白小红姑娘的遭遇,不由眼圈红润。

“小红领二妹三妹来金陵,只因此处灯红酒绿、胭脂流水,古往今来都是达官显贵喜爱快活之地。小红就是要让他们醉生梦死,让李唐的官醉生梦死,让李唐的皇帝老儿……”

“不可乱言!”杜牧急忙制止小红姑娘。

“小红见公子气质非同,迥异于那些达官显贵,故而多言。望公子莫怪。”

“不怪,不怪。”杜牧低头打量一番自己,“姑娘所言,在下异在何处?”

“公子知音。可惜小红年老,身衰嗓破,不能将最好之声唱于公子。”小红姑娘不由一笑,“但对岸的两个妹妹,歌声正当年,所以每天每夜听者如云,一个个挥金如土,醉里死生,不知疲倦地淘刷李唐根基。小红恨不得他们一日将它淘尽,让它呼啦啦大厦……”

“姑娘保重!”杜牧再次打断小红姑娘的话,张张嘴,又一句话说不出,于是告辞。

杜牧下楼,但见十里河畔,灯影迷离,香风薰醉,雾笼寒水,沙映冷月。千百歌声中,三处《玉树后庭花》高渺悠远,在秦淮河的天空、金陵城的天空和大唐广袤的天空上缠绵缭绕,如丝如缕,不断不绝。杜牧知道,歌下是一张张唇油嘴肥、酡红贪婪、昏昏醉醉的脸。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吟罢,两手捂耳,快步逃去。

【载于《小说月刊》2024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