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小小说】秋风破(《短篇小说》2023年第9期)
(2023-09-04 14:09:45)
标签:
文学/小小说 |
分类: 唐诗小小说 |
秋风破
张爱国
秋分已过,阳光依旧炙热。午后,杜甫想看一会儿书,但草屋里闷热难耐,只好拄着拐杖走出来。外面,阳光白花花,晒得人眩晕,但比草屋里好得多。
浣花溪即将干涸,溪底一层浅水已死掉,蒙着一层油亮的薄膜,还泛着黑绿色的气泡。溪那边的野地里,有几个孩子在奔跑忙碌。突然,有两个孩子争吵起来,火气很大。杜甫大声制止他们,问他们争吵何事。原来他们因为一丛干枯的野草,都说是自己先发现,应该归自己。杜甫隔着溪为他们调解:一人一半。大一点的孩子先是不答应,直到被杜甫好一番劝解才勉强同意。
“收这些枯草有何用?”杜甫又问。
“我爹说,大旱有大寒,今年冬天一定很冷;庄稼受旱没收成,冬天要挨饿。现在准备好柴草,到时候烤火。”最大的孩子说。
“哦,若真是那样,官府会救灾的……”
“你想得真好!”一个孩子抢声道,“我爹说,自古只有百姓救官府之灾,从来没有官府救百姓之灾。”
杜甫心头一惊,不知道如何搭话。又一个孩子说:“我爹还说,自从两年前来了一个剑南啥子使……”
“节度使?”
“对!叫严……”
“严武。”
“不对!叫阎王!我爹他们都说他叫阎王。阎王可凶啦,三天两头就派人来要钱要粮,不给就拉牲口,拆房子,还把人抓去打骂,不拿钱就不放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全是关于剑南节度使严武的霸道、凶狠和贪婪。
杜甫知道孩子们说的全是真的。
严武终究是武人。他口口声声说他也是文人,不过是给自己装饰门面。他交好杜甫,帮他建屋,目的是成就自己念旧、重情、喜文、乐善的美名。他请杜甫在节度使府任参谋,公开场合对杜甫也算尊重,私下里却动辄批评、嘲弄。杜甫先不当真,当意识到他是看不起自己时,就坚决回击。严武于是停止他的薪俸,还半真半假地威胁他。杜甫清楚,以严武十岁手刃父亲小妾、随便斩杀军中兵士和横征暴敛的性格,他的威胁绝非只在嘴上,但自己的人生信条里何尝有过“屈服”二字?
不屈服又能如何?内心极度的愤懑,差点让自己一病不起。
不久前,杜甫通过书信和诗作向好友李白倾诉,但李白正卧病江南,任何事做不了,做不成。安史战火还在燃烧,叛军虽然大势已去却越发疯狂,大唐百姓的苦难越发深重,朝廷也越发式微,哪里还有心思和能量来管束严武这类大权在握的节度使和杜甫这类小事?
起风了,燥热稍有缓解,风就猛然大起,将孩子们刚刚收集的枯草卷起,孩子们哭叫着四下追逐。风越来越大,卷天席地,不远处的村庄有房顶被卷起。
杜甫急忙往家走去,才走出几步,就见一股风宛如一条巨龙,尾巴一抽,他的屋顶冲天而去。他叫喊着,叫孩子们快跑出来,叫风停,叫草落。孩子们没有跑出来,风没有停,草在继续飞,他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挂在树上,落入池塘,或飞溪越江不知去向。好不容易,一团茅草落在那边的野地里,杜甫刚要过溪捡拾,那群拾草的孩子一拥而上。
“我的草!是我的草……”杜甫戳着拐杖大声叫嚷。孩子们根本不理睬他,抱起茅草钻进近旁的竹林里。
风终于停下。黑云挟持着雷声翻滚而来,天地间黑作一团,雨瓢泼而下。几只鸡没见过这种场面,在屋前空地上惊叫,乱窜。杜甫一手打伞,一手拄杖,好不容易把锦毛公鸡引进屋,母鸡们才跟进来。
没有草盖的屋子里,雨脚如麻,灶台上、床上,无一幸免。孩子们嚷着肚子饿,老妻伏在灶膛下吹火半天,吹得咳声不断,泪水直流,灶火也没有烧起来。
入夜,外面雨停,屋里的雨还在不知疲倦地落。孩子们蜷在冰冷破旧的被子里,推挤,拉扯,踢蹬,咒骂,哭叫。杜甫和老妻侧卧床边,给他们掖被子。孩子们好不容易睡着,又突然被冻醒、饿醒,屋子里哭叫声又起。
夜半,孩子们再次入睡。杜甫睡意全无,摸索起身,点起昏黄的油灯,摊开纸,提起狼毫,用他天才的诗记叙这半日的遭遇。
“那些也被卷走房顶的人家,此时置身何处?抱走我茅草的孩子,此时睡于何处?”下午受了雨淋,杜甫的额头又滚烫起来,他咬紧牙关,颤抖地写下最后几行: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老妻端来一碗开水,惊得鸡笼里的锦毛公鸡“咯,咯”两声叫,旋又安静。杜甫轻轻拍打鸡笼:“你为何还不高声啼鸣,唤来天亮?”
锦毛公鸡沉浸在梦里,一动不动。
【载于《短篇小说》2023年第9期,总题为《怜君何事有》,计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