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小小说】白羽歌(《安庆晚报》2022年10月13日)
(2022-10-19 14:48:00)
标签:
文学/小小说 |
分类: 唐诗小小说 |
白羽歌
张爱国
夜深人静。侧帐里,骆宾王怀抱大白鹅,眉头紧锁。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似有不满。忽然,骆宾王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笑声还未高起,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他的脖子。大白鹅立即摆出战斗的姿势。骆宾王抬手制止,脖子不敢动:“谁?”
“骆大将军,偌大军营让老朽进来自如,还剑架项上。”声音苍老。
“老师?”骆宾王一惊,转过头,“老师,学生不是大将军,只是……”
“不是?”金先生收起剑,往床铺上一坐,脸上毫无动感,“《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不是出自你手?如此雄文,非英武神明的大将军何人能作?”
“老师专为此事而来?”骆宾王想给金先生上一碗茶,但帐内除了一张简陋的床和大白鹅,什么也没有,“老师,她武曌……”
“她武曌是女人,不可为帝!”金先生忽然生气。
“老师,您也如此看?”骆宾王很吃惊。
“武皇虽为女儿身,然其能其德非一般男子所有,焉何不能统御天下,护佑万民?”金先生语含无奈,“观光,我与你说过,天下乃有能有德者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也非独男人之天下。为师本以为你我心合一契,不料你……”
骆宾王深深一叹:“老师不知学生。学生讨武逐武是真,然究其原因,非老师所言。”
“哦?”金先生不以为意。
“老师久在江湖,不知武氏。武氏当道以来,学生曾数次上书,弹劾贪腐之高官显贵。她却亲近疏远,且将学生革职下狱。她任用酷吏,打击异己。如今,满朝慑于其威,万马齐喑。然学生以为,此一局面绝非长久,不久天下讨武者必将四起。届时天下大乱,最苦百姓!”骆宾王低头掩面,“学生不敢忘记老师教诲:不事暴政,不为己身,只为百姓。”骆宾王定定地看着大白鹅。大白鹅斜着脑袋看向帐外。
帐外,明月高悬,秋风渐凉。一只蝉想放歌一曲,却骤然哑掉。又一只蝉嘶鸣着想飞起,一阵风来,“啪”,摔在地上。
骆宾王重重一叹:“老师,露重风寒,这蝉,叫不出,飞不去,也无人知其心啊。”
“观光,老师知你,知你心高洁,知你为百姓不怕身死,不怕今人后世的误会和讥讽。你投身徐敬业,是想扼祸乱于萌芽,使百姓少受兵燹之祸。”金先生轻抚骆宾王肩头,“然,你不知武皇,亦不知徐敬业……”
“老师,学生前次与徐帅一席谈,深知其不愧名门之后。老师请拭目以待,不日,我勤王大军挥师西北,直捣东都,擒杀武贼,复李唐,安百姓……”
“挥师东都?”金先生很吃惊,“观光,这是徐敬业之意还是你之意?”
“不瞒老师,向西取东都还是向南取金陵,眼下徐帅尚未最后定夺。然学生方才细细揣摩,先取金陵仅为军事计,从政治计,先取东都方能正出师之名,得天下响应。”骆宾王看帐外渐渐泛白的天,“老师稍坐,待学生前去中军帐说明,徐帅定然先取东都。”
“观光,不必去了,政治,人心,你不懂。”金先生拉起骆宾王,“跟我走吧。”
“老师请回。”骆宾王轻轻推开金先生的手。
“好吧,天亮后,我在此地东五里,天鹅湖等你。”金先生叹息离去。
天亮后,骆宾王颓然走出中军帐——徐敬业其实早已决定先取金陵。骆宾王明白了,金陵历来有帝王气,又有长江天险,徐敬业是要到金陵图霸王业,哪里是什么勤王复唐?
“老师所言极是,是我天真。徐敬业一旦金陵称帝,天下那才是大乱,百姓那才是遭殃。我骆宾王此时所为,岂不是助纣为虐,祸害苍生?”骆宾王喃喃自语,走回侧帐,发现大白鹅没了,急忙跨马东去。
天鹅湖畔,金先生蹲坐水边,大白鹅立于水中,长脖子勾在腋下,慢条斯理地梳理羽毛。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念罢,蹲到金先生身边:“老师,因为此诗,当年您才收下我这个贫儿劣童。”骆宾王看着大白鹅,“老师,它焉何羽似白雪?因为它最为珍惜羽毛,总是不忘清理羽毛。”
大白鹅探出头,轻啄一下骆宾王手背,“嘎”一声,长颈高昂,红掌轻拨,浮游水中。金先生抓起一把灰土,撒到大白鹅身上。大白鹅瞪一眼,扎进水里,转眼又钻出来,扇几下翅膀,抖几下身子,羽白如故。
“观光你看,它依旧雪白。”金先生轻轻拣起骆宾王头上的草屑,“观光,武皇惜才,看了你的檄文,并未降罪于你,反怪罪宰相李大人错失人才。我受李大人所托,跟我走吧……”
“老师请回。”骆宾王给金先生行了礼,抱起大白鹅,向东走去。
【载于《安庆晚报》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