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丝路遗韵·新疆博物馆

标签:
转载 |
对于我来说,新疆是一个梦。一个遥远、神秘、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梦!一个让人联想到大漠、荒原、塔里木河、天山、昆仑山等等自然奇观,联想到楼兰、于阗、焉耆、龟兹等等逝去的古国文明的飘渺的梦,,,
林梅村老师的关于丝绸之路的书陆陆续续也读了一遍,一心向往与林老师一起去一趟这片神奇的土地,但苦于没有机会。今年,这个机会来了。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Salomon)教授到台湾开会,林老师邀请他去新疆一游。我跟着沾光——于7月上旬随二位大教授去了趟新疆。
据荣新江老师在《西域胡语与西域文明》讲座中介绍,“Salomon教授是现代读佉卢文最好的学者”,目前正在释读前些年由阿富汗流出的公元30年前后的写在桦树皮上面的佛经——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佛经。所罗门教授研究了一辈子佉卢文,但都是通过照片释读,实物见得不多,这次,有机会看到这么多佉卢文书的实物,教授显然也是很开心的。
回到北京之后,我激动地向《华夏地理》的各位编辑推荐龟兹石窟群。正好,任超同学在德国陪陈丹青先生采访时也在柏林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看到大量克孜尔等石窟的壁画和新疆文物——据说流失海外的龟兹石窟群壁画99%都在德国。《华夏地理》于是计划在明年出一期龟兹专刊,我们遂于11月上旬再赴库车,较为全面地参观了龟兹石窟群。
我想先按我的行走路线和时间顺序介绍我们的两次南疆之行,再专门发一次介绍龟兹石窟群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6月30中午到新疆乌鲁木齐,下午去看自治区博物馆:前面这2件青铜器物和铜俑经常参加展出。
兽纹金泡
鹿石,可惜是复制品——真的还在草原里呢。林老师的书里专门介绍过它的来源。
石人(与鹿石为同一文化)
毛织品
翻模出来的佛头像
木马俑
彩绘木、陶俑(阿斯塔纳)
彩绘供养人陶俑——七个星遗址出土——其人物造型具有浓厚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人物陶俑——阿斯塔纳
石人
观看新疆博物馆的佉卢文简——左起:林梅村教授、所罗门教授、安智(所罗门教授的博士生)、李军(自治区文物局办公室主任)
在库房看佉卢文文书时,理查德·所罗门教授读出一绢写本佉卢文为摩西利王29年,摩西利王即楼兰王。
虽然是“外文”,依然采用了中国的封简形式
在电脑上看一片佉卢文资料
林老师与博物馆副馆长
一行人拍照留念。左起:陈凌(林老师的博士生,现就职于社科院考古所,去年获“十大考古发现”的土峪沟石窟的发掘者之一),李军、林梅村、侯世新(新疆博物馆馆长)、所罗门教授和女友、安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