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穿行(3)

(2011-04-24 16:02:11)
标签:

施德玉

台北

鹿鸣苑

曾永义

吕锤宽

北管古路戏

田野调查

分类: 烟迹霞影

台湾穿行(3)

在黄昏里,一抹夕阳在天,照在捷运(即我们所称之“地铁”)昆阳站的入口,窗棂把阳光分隔成台阶一样的黄色光栏,跨过去,我就下到地下去了。施德玉教授给我详细地描述了此去的路线图和倒车的站名,“记住,是台大鹿鸣苑”,我在电话的另一端说,知道知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苑我记下了。因为我这是独自一人在台北穿行的,她格外叮嘱。与施教授是在去年落雪季节一起参加一个会议时认识,其时之前,早就在看她的大著《中国地方小戏之研究》一书,体系之完整、层次之累积令人折服,而大陆此一领域皆细碎、繁杂,互相错讦令人条缕不清,在她那里则是一串子珠子终于撺起来了。而且,我将在台大鹿鸣堂,见到久仰的“大教授”(施教授语)曾永义、吕锤宽二先生。

从地铁上来,天色已黑,寂寂的一条小巷里就是鼎鼎的台大校园。先生已在等,一个无名的不速客竟然在这个夜晚里敢与先生谈起了曲,须知,曾先生是两岸这一领域的魁首,晚辈实在幸焉。

酒酣耳热,施教授说,老师还有一个绰号无人不知呢,曾先生即云其为“我党的党魁”,究其实,此“党”为“酒党”也,满座皆笑,气氛融洽。曾先生是台湾两个大学的讲座教授,在国际学术界,讲座教授算是最高的地位,薪水是一般教授如学生施德玉的两倍,两个讲座教授就是四倍,“老师可有钱了”,施教授打趣地说。

我去的这日,也恰是几位学生为先生“暖寿”的晚宴,一位曾门弟子专程自香港飞来,曾先生于后两日正过七十大寿。
台湾穿行(3)

与吕先生。

席间,在吕先生侧,交流颇多。吕先生约10年前来西安参加一次秦腔国际学术会,其关于秦腔梆子腔的论旨与吾省市诸多“士人”的论点颇为不同,亦令诸公不快。旧文《梆子腔路径分析初探》蒙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的奖励,不敢掠美,此文多受吕先生前文之杆拔,十分致谢。见吕先生之前,施教授还特意让我去“文建会”找有关北管的资料,因为那些研究十分专业,即使台北有名的学术书店也可能没有。吕先生不但给我准备了很多资料,施教授也把她积攒多年的音像资料送给我,这使我已不知要表达怎样的感谢,只能说,如果你们再来西安,我一定陪你们到我所了解的“田野”里,探寻究竟。

此时我正读吕先生的田野报告《北管艺师叶美景、王宋来、林水金生命史》,那是一个无可企及的范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