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段先念先生闭嘴

(2008-10-07 22:58:51)
标签:

老腔

戏曲

《秦腔》

段先念

西域

文化

分类: 蚂蚁搬家

今天,西安的华商报有一篇关于老腔在“十一期间”献演大唐芙蓉园的报道,我觉得其中一个章节十分令人发笑。那就是,它竟然发表了曲江管委会主任的一番关于保护老腔的高论,嗨,他竟然也敢说。 

这个东挪西凑的报道,证实了这个报纸内部明显而争先恐后的“屈膝”行为,它竟然引用了一大段一个亦官亦商的人对老腔保护问题的谈话。是的,谁都可以发表关于老腔甚或民间艺术的话题,但问题是,你是以什么姿态去评说的,是装腔作势还是故作高雅,仅仅为你的商业行为“拉虎皮作大旗”?不过,话说回来,把他看作泛娱乐化时代的一支谐谑曲,插科打浑也未尝不可。

前一阶段,CCTV—11的陕西戏曲周,令人惊喜。但美中不足的是,竟然在一些专题和字幕上随意胡说,以致于在全国尤其是戏曲界闹了不少的笑话。譬如,在老腔(不光是老腔,秦腔也一样)的起源上,都把和老腔有一丝联系的2000年前的西汉粮仓,认成是老腔的起源——这是个很严肃的学术的话题。众所周知,中国戏曲最早的成形也不过在宋元时期,不可能再早。(还有,我的那期节目中,主持人竟然还说起了让人想起5000年的话来,令我很汗颜)“西汉说”顶多是和百戏音乐有联系的,和真正的戏曲还相差很远。

宋元时期之所以会形成新的艺术品种——戏曲,跟西域音乐此刻普遍流入民间有关,戏曲现在一些乐器的名称上,就可以知道它显然是“外来文化”,如唢呐、胡胡等。老腔艺人怀中抱的月琴,就是西域传来梨形胡琵琶后,才改造的样子。戏曲是一种文化的糅合,不是单一文化可以催生出来的。老腔本身就是一个地方性的剧种,楞要是说全国只有20多个人会唱,那是不确切的。老腔是戏曲史上一种家戏的演唱方式,本身就不可能让好多人去演去唱,如今华阴有20多个人能唱,也算是不错的。我觉得,这种演唱的方式不存在失传的问题,它只是存在谁唱谁不想唱的问题,它的唱法也比较简单,曲调变化不大,也很容易掌握,况且华阴文化局早已经记谱,请问它还会失传吗?

那样不懂装懂的谈话,只能让人耻笑。我已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要警惕一种以保护名义进行“大规模破坏的开始”。现在,各地在所谓黄金周前夕,开始预演了。这和开发商拆街道没有什么区别,理由冠冕堂皇,但行动实在是伤害后代。

再一个,文中提到的秦腔,也是需要区分的。有被院团化的秦腔,还有在民间的秦腔,不要混为一谈。贾大师写的那个《秦腔》,和“秦腔”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是金大侠笔下的段誉,海纳百川,什么都吸收,什么都不怕,老子天下第一,也不会像天龙八部中的某位一样抡个屎棍子,见谁都要搅和一把。你就是要做宣传,也犯不上这样,冒充一个专家!

要知道,专家是很令人生厌的。

 

 

原来的位置http://blog.voc.com.cn/sp1/jiaohaimin/10254214812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