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丑角王辅生秦腔扬州画舫录三意社 |
分类: 散文随笔 |
6月份见他的时候,还谈笑风生。今天,83岁的秦腔老艺人王辅生,却见体力忽然下降。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们为他筹办了这次隆重、热烈的大寿及座谈会。
李宏刚原来想办得更大,但时间是很紧了。如果顺便搞起一个“从艺72年”的纪念会,那该多好呀。
老人是被推进来的,很累,也很虚弱,但他意识清楚,强打着精神和大家见面。
有一次,宏刚兄叫我们吃饭时,老人在场,正为北京来的几个小伙子说戏。那几个人要跟他学,年轻人在北京搞的是电子类的工作,却极喜爱秦腔戏,还组织了北京青年秦腔的演唱团体,活动很频繁,也很好,看得出他们是极专业的,把演戏当事来做。这个年轻人嗓音很苍,唱的韵味很足,令我诧异!竟还有这么好戏的?
当时,王老先生说,现在的戏校真是哄人,娃进去后学戏,出来后还是个生生子,不会唱。我想他是看到了现今我们一些艺术院校这种教学机制的毛病了。
后来,曲江的秦腔消夏晚会上,老人还上台唱了呢,可怎么这么快就体弱如此,大概是患了病了,一番唏嘘。我说这话时,宏刚夫人韩俊丽眼泪就扑簌下来。
王老先生,在西安还有一个绰号:秦腔的卓别林。这是说他是唱丑角的。“丑角为大,可坐鼓上”。一台戏里,凡丑角则为大、为贵,可见他角色的重要。
他的这个“辅”字,不仅让人想起三意社那一辈当红的演员,他们正推动秦腔达到它历史最高潮的时候。那时的西安一地,秦腔班社林立,演员之间互相比拼,只要看他名字中的“某”字,就可知道是哪个社的,唱什么角,唱得多好。他们的名字争相在民众的口头流传。王辅生就是那个时代的一员,那个时代的一代名丑。
丑角的尊贵,是因为秦腔这个戏班所祭祀的戏神——庄王。也有说老郎的,但于秦腔是不确的。后唐庄宗痴于演戏,号为“李天下”,他在戏里扮的就是丑角。故此,后来戏班皆以丑为贵,只有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坐于九龙口——鼓上,由他来敲鼓,由他来指引这一场戏的发展。“其拈香,必以丑脚。云昔庄宗与诸伶官串戏,自为丑脚。”清代有一部书专写梨园事的《梦华琐薄》中就这样说。另外,记录好多花部戏曲资料的笔记《扬州画舫录》更是肯定地讲到:“凡花部脚色,以旦、丑、跳虫为重”。
那意思是,别看是丑,是小角色,一辈子里也尽可能演的是配角,但他的地位必不可少,没人动摇。王辅生做艺、做人,大家都很称道。所以,今天省剧协很郑重地给他树了一个匾:德艺双馨。
即便这样,他还要吸上几口,烟瘾很大。
愿老人生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