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长江上(9)

(2007-05-09 23:02:11)
标签:

征婚广告

汉剧

黄鹤楼道

自乐班

楚剧

分类: 烟迹霞影
我在长江上(9)
我在长江上(9)
武汉中山公园,奇特一景。全是各式各样的征婚广告,有年龄大的如50、60的,也有小的、20左右的,大多是老人中年人在此守侯,把纸条写好,瓦片一压,一旁坐下,等待电话联系。围观者亦不少。
我在长江上(9)
一条深巷,一老人活动中心,里面有一业余汉剧团,一般周末中午演出,我不能赶上,下午就要回西安了。
我在长江上(9)
在长江大桥底下,武昌区这边,听见锣鼓声响,循声而去。
我在长江上(9)
今日演出《孟丽君》,连台本戏,要演很长时间。
我在长江上(9)
准备上场,背后是路牌:黄鹤楼道
我在长江上(9)
女扮男装的孟丽君
我在长江上(9) 
等待
 
录当日日记:
起来,在外面去吃早饭。煎包一元四个,豆腐佬(这个字竟如此写)一元五角。这个做法与我们不同,先把料放进碗里,浇上汤,大概是肉汤,再用勺子捞豆腐佬,很奇异。料也不同,有芝麻酱、炸的黄花菜,就是没有酸、辣、盐诸味。十多天里,我的胃已极不适合在长江的闲转了。今天即回。
然后,步出这个饭馆子,有些凉风,颇为舒服。心想做些什么呢?一打听中山公园就在附近,便去。
昨天在出租车里就问好了师傅。出门,到江汉路步行街,找到前进四路,到武汉汉剧团门口,一幢大楼,底下是电子市场。剧团的铁栅栏门只开一个小口,原来单位都放假了。门前有一个妇女,我走过去时,她小声问要不要碟,我没有理会,以为在电子市场常有这样的人卖盗版的质量低劣的光盘。剧团谁也找不到,便回过头问这个女人,她说有汉剧的碟,这令是欣喜,我就是要找几张汉剧的节目,回去和我们安康的汉剧比较,其实安康的汉剧不应该叫汉剧了,而要恢复它的原名,汉调二黄。这个女人起身带我进电子市场内,拐来拐去,在一个深的角落,翻出一个纸箱,里面全是碟。我问有没有陈伯华的,她便答不上来,只是惊叹。她说如今喜欢看这个的没得几个人,但像你这般懂行的就更稀少了。大概她心想,你一个外地口音,竟然还知道有个汉剧,不但知道汉剧,竟然还知道这么多,天啦,竟然还知道老一代的唱家陈伯华!我想,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一句话给她也说不清。
她翻了翻箱子,说都是新的,没得老的,便不耐烦。原以为是个买花碟的主顾,没想到这般挑剔,多亏还有几张汉剧。
从步行街出来,到武汉关码头,为的是过江找黄鹤楼道,地图上没有标这条路的位置,只好在黄鹤楼周围去找。昨晚在网吧里查了一下,那里好像有一个民间的汉剧团。跑了一早上,时间有些紧,计划是两三点退房,三点半走,五点的飞机。此刻已是两点,到了饭时。
已过了长江,码头离武汉有名的户部巷不远,就去了那里吃豆皮和热干面,饱饱的。豆皮还行,热干面实在难吃。以前记得在汉口吃过,是周积明先生带我们去的,当时觉得很好吃,但这次却找不到那个地方。
还好,吃完就顺利地找到黄鹤楼道,不过路有些长,一路问文小佑汉剧团在哪里,顺利找到。原来是个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一群老人都在里面打麻将,舞台在里面,很黑,看不清楚,一问是周末演出,今天是不可能看上了。墙上挂好多锦旗,一些老照片资料,看来主人是很用心的。刚出巷子不远,闻听有戏声锣鼓传来,远远看去,在老长江大桥下面,一堆人围着唱,可是仔细听,又不是汉剧,走近问才是自乐班唱的楚剧。对楚剧就不熟悉了,好像和花鼓戏的调子有点像。我正拍照时,忽然一老者牵衣相问,是不是记者?我本想实禀,怕赶去机场的时间不多,便说不是,是路过,那人便走。我也恋恋不舍,因为有许多详情未知,挺为遗憾。正欲上台阶,到大桥上栏出租,那老者又小跑而来,撵上台阶几步,他说,你是不是采访?这可是个新闻,10分钟里就挣了800元钱,你说这是不是新闻?可是你不是记者。我便笑,老人原来是想告诉我这个业余演出的盛况。“这些坐老板椅子的,一把一元,演员大都是周围县上剧团的,来这里唱,而且都是挂衣。”我问为啥不唱汉剧,他说,“汉剧早就不行了,在这巷子里有一家,是清唱,到周末他们才唱。”——这情况我也知道了。
我很急,怕赶不上飞机,遂强行向老人招手告辞,我想我大概还会来的。
又:现在都通行电子票,一到重庆就订的,过了十多天,直到武汉机场后才发现自己把时间搞混了,19点40的航班记成17点40。当我急急火火,一头汗水通过安检后,长出一口气,这才仔细察看登机牌,时间错了,来早了两小时,顿时十分懊恼。要是有这两个小时的闲等,还不如和那个老者和那些演员多聊一会呢!
熬到时间,登上飞机,票竟然是A1座,第一排第一个,就在舱门口,这个坐法令我很别扭。不过等天色暗淡下来,飞机动身时,两位美丽的空姐翩翩而至,坐在我的对面,她们把安全背带从胸前轻轻绕过,安静的坐在面前,我便呆呆的看,直看的彼此都不好意思,手脚无措。伸手从衣兜里拿出云阳的玉米豆豆,丢进嘴里,嘎巴一响,空姐灿烂一笑,令我这个旅途万般的惬意、回味悠长。
我在长江上(9)我一路上吃的豆豆,来自云阳,就是张飞庙所在的那个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