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梳子 |

周一的一大早,翻开报纸,在第一版上几乎都有贾樟柯获威尼斯大奖的消息。
嘿,致敬!
同一天,还有一件事情,不由得让人非说几句不可。那个进了死胡同的大制作导演,就是我们的乡党,他开创的几大:大钱大腕大……,但他给中国的银幕带来很坏的风气。害得老陈馒头发霉道“滑铁卢”,老冯开乌烟瘴气的夜市,一踏糊涂……他和他们现在就只剩下玩这个小伎俩了——炮制一个露点事件。呸!
只有贾樟柯在坚持,他走到今天,理应如此。他自己也很清楚,他说:这是对他10年来的一个肯定。
我很惊异于这个“漂泊”惯了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的犀利和清醒。他的犀利不是用“露点”的故事,也不是靠离奇的情节,而是近乎本真的拙重,他在影像语言上,显然是很清醒的和好莱坞拉开距离。我自己觉得,存在着一个好莱坞的电影和非好莱坞的电影,而贾樟柯显然是后者,他的乳汁来源于侯孝贤,这是无任何疑义的。候孝贤在语言上的用功,对那个时期的孩子很有蛊惑,但真正玩到底的就是贾樟柯。我说他“漂泊”,是指他曾经高考落榜,然后一年未曾念书,在江湖上行走,那应是他的基点。
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像一个火把,像丹柯,将张示中国电影的一个新的转向。我觉得在更早,伊朗电影就是一个启示,而我们没有一个人抓住,楞是学韩国,结果是碌碡曳到半坡里了。
原来要买到贾樟柯的一张碟,是多么难,譬如《小山回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直到《小武》出来,我是转悠到小寨北的一个大市场里,才探听出来,花20元,当然是电脑刻的,现在觉得稀松平常,但那时确是10元买一张碟的。当时在建西街,好多人都找我要碟,许多音像馆没有的我都有,我们旁边的音像资料馆在那时红得不得了。据说中央领导来,都要在那里看,一次某领导看《本能》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走到银幕后面去,那是下意识的,无可厚非。
详见http://blog.daqi.com/article/43107.html
大旗网里
前一篇:白鹿原上唱老腔
后一篇:以玄奘名义作秀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