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郑均演唱会《温暖呐喊》

(2006-03-25 18:29:01)
分类: 散文随笔

街头,春日融融,看见音像店门口已贴上《温暖呐喊》,就走进去,郑均演唱会的碟到了。
上面这一段意思是说,我曾询问过这张演唱会的碟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来。我的意思是说,我很喜欢听郑均的歌。
确切的时间,是1994年夏,《回到拉萨》这首歌,西安的满大街上到处都响着,一晃10多年过去。而这场命名“温暖”的北京工体演唱会,似乎是心绪的一个总结,狂热而不躁乱。我记得1994年的郑均,招牌动作,是抱着琴,成直角的弯个腰,然后,脚很狂躁地踢踏,对了,那时,他的头发很长,束在脑后,有时候一个小墨镜,像是防高原的紫外线似的。而现在,他在工体,依然也来这个动作,但心情迥然不同,而是成了一种节奏的东西,更音乐化,不再那么自然主义了。
年华从指间、喉间悄然流逝,你会看到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时候,那种悲伤不知不觉地降临,演唱会上,郑均一一介绍他的乐队时,那似乎是一个年代的更迭,似乎是翻日历。贝司手刘洋腼腆的怎么也叫不到台上,少年的羞涩更为这个晚会,增添了一丝“了无痕”的流逝感觉。
温暖就是不再狂躁,是一种温情和爱恋,流露出来,不像是呐喊年代的愤懑,而是《灰姑娘》那样的含蓄隐忍,我觉得音乐的力量,有时不光是用呐喊表达,爱的表达才是最震撼人心的,我觉得这个演唱会的高峰值在唱《灰姑娘》时,郑妈妈坐在阴暗的看台上,跟着亮处儿子的声音,做观众状的哼唱,年华就这样的在既近又无限远的距离中传递。
晚会上,郑均多次激动的和观众交流:“我好长时间都没有这样呐喊了,今晚我这样呐喊几声,行吗?”
那呐喊,此时,更像是回归自然的“崖哇哇”。很多人也许不懂,崖哇哇就是在山里,你喊一声,山也跟你喊一声,且余音袅袅。
看这样和自己心情切合的碟,两个字:激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