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周春秋(续22)

(2007-03-10 22:46:59)

4

 

比起跟云中子的交锋,与微子启亲王的谈话显然要艰难得多。商容每每面对微子启亲王,总是全神贯注的,一点都不敢马虎。微子启亲王有着与西伯侯不相上下的城府,却没有西伯侯时不时地显露出来的坦荡如砥。假如杜元铣投奔西岐一事,换成微子启,绝对不会象西伯侯那样主动跑到朝歌,向天子陛下解释。而且,微子启亲王说话喜欢绕弯子,不仅让人不得不费心琢磨,而且还喜欢逼着对方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来。比如,微子启亲王这次来其实是想指责商容的囚禁西伯侯,可是他不直接了当地说出这意思,而是在一阵很长的沉默之后,和颜悦色地向商容请求说,宰相大人,我想去久里看看西伯侯,不知当否?

商容稍稍思索一会,不动声色地回答说,亲王殿下素与西伯侯投契,去探望一下老朋友,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微子启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是不是老朋友倒还在其次,我只是想,西伯侯那么远道而来,总得尽一下地主之谊吧。

商容微微一笑,说,亲王殿下,西伯侯那次来朝歌,乃是向天子陛下面陈己见。至于请西伯侯去久里小住,则是天子陛下对西伯侯的友善表示。不知亲王殿下对此有何看法。

微子启也微微一笑,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大宰相辅佐天子陛下,不啻先王放心,我们大家都放心。

商容沉吟片刻,说道,这么说,亲王殿下不想一尽地主之谊了?

微子启楞了一楞,然后象是好不容易喘过一口气来似地说道,我只是尽我的地主之谊,就象天子一尽天子的地主之谊一样。

其实呢,商容依然平心静气地说道,按理说,应该由久里的地方长官,对西伯侯尽一尽地主之谊。当然,现在既然亲王殿下也想表示表示,微臣以为,西伯侯一定会很高兴的。

与人为善,人人都会高兴。

假如与人不善呢?

那当然就人怨四起,国将不国了。

亲王殿下,微臣一直风闻殿下所说的人怨四起,国将不国。微臣为此深感自责,还特意因此屡屡去民间悄然四访。不知亲王殿下是否愿意听听微臣所访结果。

宰相大人请讲。

以微臣所访得知,人怨并非四起,怨声也不在民间,而只是在某些当朝臣子中间传来传去而已。

可我却是在史官那里,也看到类似的记载。

史官只记某些朝臣所言,从不深入民间,详以实情。所以,请亲王殿下不要以偏概全。

人言可畏,宰相大人。

微臣从来不在乎流言蜚语,亲王殿下。

可是后人却只读史官所闻所记,没有人会听到宰相大人如此一番豪言壮语。

亲王殿下,微臣只能为眼下的这个国家效力,至于后人如何作想,微臣实在无能为力。假如眼下的这个国家出了问题,微臣愿意领罪。

宰相大人不必如此自责,我也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并没有怪罪什么人的意思。

微臣当然明白,即便殿下怪罪,也并不等于是天子降罪。

商容此话一出,微子启亲王顿时脸色大变,忍不住冷笑一声,哼,天子怎么会降罪宰相大人呢?没有宰相大人,哪来的当朝天子?

商容沉默了一下,然后直直地看着微子启亲王说,亲王殿下,这是否就是殿下所说人怨四起,国将不国的缘故?

宰相大人,微子启亲王反击说,应该说,这是我之所以想去探望西伯侯的原因。

亲王殿下想去看谁,乃是亲王殿下的自由。微臣只是希望亲王殿下,不要把咱殷商错当成了西岐。

宰相大人所言,我从来都是铭记在心的。

微臣多谢亲王殿下看重。

 

微子启亲王告辞的时候,商容发现对方又恢复了往常那样的庄重,含而不露。从彼此客客气气作别的模样上,旁人绝对看不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番唇枪舌剑。

 

那天继微子启亲王之后,商容还会见了几个他不愿意见到的客人,其中有一个让他颇有印象的,乃是有位朝臣带来的一个老年修行者。从那老人的自报姓名上得知,老人姓姜,名尚,自称来自昆仑山,在山上修行数十年;此次前来朝歌,乃是为了寻找报效天下黎民百姓的机会。于是,商容只好耐着性子,默默地听着姜尚老人滔滔不绝。然而,商容听了老半天,那个姜尚说来说去,说得全是一套套韬略计谋,其中最深奥的也无非是有关八卦推演的一些心得。

听姜尚说完后,商容很礼貌地对老人说,老上仙在昆仑山修行多年,固然胸怀雄才大略,道行匪浅。只是,如今这太平盛世,朝廷最为需要的乃是治国良才,而非乱世英雄。本相假如给老上仙封个无关紧要的一官半职,显然过于委屈了老上仙。然而,如今这朝中要职,又全都关乎治国理政。本相可否建议老上仙先回昆仑山继续修行?等到哪一天这天下不太平了,本相再邀请老上仙出山,届时,就可以让老上仙一展远大抱负了。

商容说完之后,只见那个姜尚从草席上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回答说,谢谢宰相大人指点。

看着姜尚那鞠躬的模样,商容心中把他跟云中子作了比较,发现这个姜尚不管怎么说,比那个云中子可是要好说话多了。商容哪曾料到,此人比云中子不知要可怕多少倍。因为恰恰就是这个前来向他低声下气讨官职的老上仙,最终成了殷商最危险的死敌,并且一手策划和指挥了置整个殷商于死地的那场战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