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在偶小时候的夏夜,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景象,现在的孩子大概是没神马机会见到了。要见,就在书本里,囊萤夜读,励志故事;或者到边远的乡下,到没有光污染的地方,萤火虫的光亮才会被人察觉。
在偶遥远的印象中,萤火虫总是和夏夜,和池塘、草地联系在一起。宁静而黝黑的水面上,偶尔一条绿色的光线飘过:哦,萤火虫,闪着新奇,也闪着惊喜。孩子们总愿意追逐草地上的萤火虫,它是从何处来,又是到何处去?古老的中国传说中,萤火虫是草化的,长大的萤火虫靠花粉和露水为生。多么诗意的生命!
第一次听说萤火虫洞,是在一个新西兰外教的讲堂上,她在介绍新西兰的特色,有张幻灯片就是萤火虫洞。石洞!多么新奇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我踏上了新西兰的旅程,来到了北岛的罗托路亚附近的怀托摩洞。据说,就是在这里,在1887年,一个英国的测量师在当地的毛利人带领下进入了怀托摩洞测量,在没有光线的地下洞穴中遭遇了最美丽的地下奇观,满洞萤火虫,由此掀开了大自然一个奇迹的帷幕。
我去参观的那次,是和一个香港朋友一起参加的香港团,未进洞之前,导游再三说明萤火虫的生存环境对声光特别敏感,要求进洞参观的游人不能说话,不能拍照。不得不说,香港同胞真是守纪律的模范。从进洞起,就没人出声了,大家默默的跟着导游走着,走到洞中的一个小码头,黑暗中一条小舢板停在那里。我们在船夫的手电筒指引下上了船坐下,手电筒也熄灭了,小船几乎无声的离开了码头。坐在船上,感觉到船很快就转了个弯,走了一段,我忽然觉得奇怪,这样的洞穴,怎么好像还可以感觉有光?稍为转了一下头,在另一面,满头星辉豁然闪亮,我整个人愣住了:
我们到了银河!
只见眼前点点星光,胜似夏夜最璀璨的星河!而星河的星星离我们是那样的近,好像站起来手就可以摸的到。当然,这不是星河,这是无数的萤火虫。尽管之前我想象过大群大群的萤火虫趴在洞壁的情景,眼前的一切证明我错了。这些萤火虫并不是趴在洞壁上,而是串在一条条闪着荧光的银线上,直接悬挂在我们的头顶,小船就好像穿行于星河中一般。一个个的萤火虫其实还是幼虫,整个身体都是透明的、荧光的。这是荧光,和我们平时看的萤火虫的光还有点不一样,更冷,更蓝。
这大自然的奇迹让我敬畏。突然想起一个传说,说的是人在垂危的时候他的眼前会是一片光,一个异常亮丽的光洞,难道,会是这样子的?这样的归宿路,倒是非常的宁静。
真的,在这恍如非人间的光辉中,心情会平静下来。我侧脸看看我的同伴,怎么?萤火虫落到了她的脸上?看,她的脸上也有一颗颗的亮晶晶的珠子,她的眼眸在洞中更加明亮。原来,她的眼睛含满了泪水。
小船还在无声的推进着,满天星斗,水中也是弱弱的星光,满船星辉笼罩着我们,这星辉,柔软,绵绵,好像不会给物体带来阴影,却照彻你的心底,给人带来无限的感慨。

这条水路,就通往萤火虫洞.

(图片来源:blog.udn.com)
萤火虫洞里不给照相,这是从网上下载的两张照片,跟我看到的有点相像。仅是相像而已。

(图片来源:studytour.jesie.org)

从洞中出来。
不得不赞一下香港同胞的自觉性,整个游览过程,可以用鸦雀不闻来形容,没人说话,更没人咳嗽,甚至连大喘气的都没有。
出来后,我的同伴告诉我,太激动了,太感动了,实在忍不住眼泪,旁边的团友也纷纷点头,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说,仙境一般。
这么说,我们真的游了一次星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