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号外》杂志负责美术设计的胡君毅、黄锦泉、黄锦江、雷志良、黄仁逵、马仲都能绘图插画。头三年胡君毅常在同一期内以何雅士笔名画连环图、并用如花美及伍昭明等笔名画四格漫画。那阵子还有张颂仁的钢笔插画。稍后黄仁逵与马仲也开了多格漫画栏目。这时期更刊登了阿化、阿蕉、本地小子、M.A.
、天白等人的作品,78年初介绍了荣念曾的概念漫画,加上后来多期连载利志达、欧阳应霁的另类创作,大概可以说,《号外》在美学上是接近现在被称为独立漫画的非主流漫画的。
不过在此同时,早期《号外》却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黄玉郎,用胡君毅78年写黄玉郎与美国奇幻插图家弗兰克'弗拉扎塔的一篇比较文章里的话:「观后内咎地感到莫名的兴奋」。
77年初,我和胡君毅去到黄玉郎家造访。他很快就说:「我做的东西是纯粹商业性的,并没有艺术价值。我的故事里,反派永远到头来是输的,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原则,读者才喜欢。同时公仔里的中国人永远是打胜的,但这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正邪要分明。我们一直都不怎样色情,不过以前血腥味比较重一点,后来社会人士反对,我们便开始自律。现在的连环图以招式及情节取胜」。他一次性把我大部份想问的问题都答复了。
黄玉郎原名黄振隆,1950年生,潮州人,15岁入行画连环图,笔名黄玄生,后改为黄玉郎,早期得意之作为《超人之子》,另有《小蛇王》、《飞斧仙童》、《魔鬼小兵团》、《小傻仙》、《小魔神》、《柔道魔童》、《魔术小皇帝》等至少十多种作品,吸取了不少失利经验,才有70年夏天开始定期推出的成功作《小流氓》,售价二毛,第一期卖掉7000本,故事写「龙虎三皇」王小虎、王小龙与石黑龙等底层少年,好打不平,力战各大黑帮,最后打到日本。
70年代黄玉郎的霸业渐成形,《小流氓》到75年第99期改名《龙虎门》,另外还有《铁血螳螂》、《铁金刚》、《臭香港》、《趣怪漫画》等产品,更办了《金报》、《生报》两份漫画日报,已成了行业龙头,香港连环图业才算有了规模,画师可望有较丰厚的金钱回报,读者已不止是小孩子,虽还不至于如黄玉郎所说的「我想做到7岁到60岁都看」,但确包括数以万计的少年、青年和成年的男性粉丝。
这时候引来很多模仿者和竞争者,宿敌是一直跟黄玉郎较劲的上官小宝,黄出《小魔神》,上官出《小魔女》,黄出《小傻仙》,上官出《小醉仙》,黄出《独臂小刀王》,上官出《独臂刀之子》,黄出《小流氓》,上官出《小孤儿》,黄办《金报》,上官办《喜报》,到上官出《李小龙》,黄把李小龙放进第73期的《小流氓》内,让李小龙壮烈惨死。不过,在77年《号外》访问中,黄玉郎说「我不怕竞争,只有三四个入流」,然后他说惟一推崇的对手是上官小宝。其后黄玉郎并购了上官小宝,并于86年上市,一度一统天下。那一年张嘉龙在《号外》这样总结:要写香港十多年来的连环图发展史,就等如写黄玉郎的发展史无异。
不过,后来还是有挑战者如马荣成,而日本连环图书也攻进来了。至于黄玉郎,大落再起后打造了《玉皇朝》,近年要进军动画。H埠也只有他可以在接受大陆记者访问时说:「我是教父嘛!这个名称很贴切,香港漫画能自成一派,达到今天的地位,都是因为我。」
﹝原载《万象》、《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明报》世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