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建言:倡导工匠精神 争作大国工匠
(2016-03-08 14:01:01)
标签:
两会传统工艺 |
分类: 说民艺 |
当前,传统工艺以及工匠精神的复兴与发展提上重要议程。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振兴传统工艺”。
回顾历史,千百年来大国工匠主导技术创新,如“李约瑟之谜”提出,中国在14世纪就已经具备了17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发生所具备的一切条件,“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社会疾速转型,匠心文脉倍受冲击。一段时期以来,传统工艺濒危,部分品类面临存亡绝续困境;工艺载体失落,乡愁无处寄托;贴牌制造盛行,中华造物沦为“世界代工”;精工工艺市场缺失,国人对国际手工奢侈品趋之若鹜。可以说,大国工匠的失落,是文化创造力的失落。大国工匠的复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复兴。
一、重塑工匠精神
历史上,大国工匠缔造了中华辉煌的造物文明,手工艺品贯通丝绸之路,“中国工艺造物”享誉世界,工艺文明,是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商周时期即有“百工”之盛,是社会创造力繁盛的体现。千百年来,大国工匠主导社会技术创新,升华民间营造智慧,以鲁班为代表的工匠文化成为民间信仰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民间对工匠精神的认同与尊重。
工匠精神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支柱。《诗经》描述工匠在骨器、象牙、玉石制作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经孔子、朱熹等概括解读,孙中山将它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的精神,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执着、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精致和谐的气质。工匠精神在今天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手工艺品无不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浸润了工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点缀了人们美的生活。其次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手工技艺立足于当地物产,承载了地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风格,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物和文化名片。再就是追求“极致”与坚守“本心”,工匠们往往是寂寞和孤独的,不仅需要用心、专心和耐心,还需要精心、细心和恒心。
工匠精神所涵括的师道精神、创业精神、创造精神、实践精神,依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当下,重提工匠精神,就是提醒国人要关怀手艺,尊重工匠;也提醒手艺人要自知,更要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定位自我。
二、延续造物文脉
手工艺是综合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是国家建设、发展、进步、繁荣的重要力量,不同于文献传承的知识体系,手艺塑造生活,涵盖了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
在近现代社会转型期,战火动荡中手工艺支持国民生产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按照“保护、发展、提高”方针,国家大力发展手工艺生产,服务国民经济恢复与重建。当代,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智慧经济宝库。2013年统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530项,其中,民间美术与传统技艺共有408项,占总项目的2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中,传统手工艺品类丰富,涉及9个门类,180多个品种。
与工业产品相比,手工艺产品蕴含丰厚的文化价值、循环经济价值、环保价值、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地方特色。中国以多样化的工艺美术产品位居世界出口第一,工艺美术很多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国际生产采购中心。现阶段,工艺美术行业形成以私营企业(民间作坊、工艺作坊)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格局。
三、夯实传承基础
手艺文化,传承是关键。手工艺的传承形态主要包括: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心领神会与物化传承、经验总结的艺诀传承。手工艺的传承体系应包括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社区传习、行业传习、学校教育、社会传承等各个方面。
传承人,是手艺保护与发展的灵魂与核心。目前,我国也已建立起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2006年,文化部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及管理作出具体规定。2008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定并细化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管理。2011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传承人从评选、认定、技艺传播、传承、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法律界定。全国各地也相应出台政策法规对传承人作出具体的扶持办法。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及国内外组织、行业协会颁发了系列荣誉称号并组织各类奖项评选,挖掘优秀作品,表彰与鼓励优秀的手艺传承人。
当前,健全手艺传承体系,要在代表性传承的核心架构上,关注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完善认定与扶持机制,加强年龄梯队延展性,并使边缘、濒危的文化样态得到保护和发展。深入探究传承结构,整合民间组织、学术机构多元优势,形成传承合力,以传承人为核心,建立多元化传承机制。
四、塑造工艺境界
工艺的境界,是生活的境界,也是民族文化的境界。“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干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传承者应坚守工艺之道,不断创新工艺境界,从民族文化命运的意义上认识手艺,实现自觉、自省与自强,担当民族文化传承复兴的一代使命。
全球化背景下,传承者既不能固步自封,抱有唯我独尊的狭隘意识,也不能过于追捧西方模式,机械复制。在坚守传统工艺文化内核,做好传承使命的基础上,要善于提炼传统文化要素,大胆创新,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风格的融合之路,同时,要怀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交流学习,从各类传统工艺形态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语言。
可以看到,1957年,国家为鼓励、彰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手工艺者
,原轻工业部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艺人大会。1979年,伴随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召开,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定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33人,其中雕刻类大师有11人之多,占总人数的1/3,再次审视诸位大师,无不是德艺双馨,人格高尚,其工匠之心和艺术修养都是当今传承者的榜样。台湾地区工艺之家落实工艺生活化、生活工艺化的精神,提供工艺体验、学习、推广、销售、研究等各方面服务,同时也是地方工艺创作者与国际工艺创作人士交流展演的场所,既培育了当地的文化感知与发展氛围,也进一步搭建活化、创新、通向国际的桥梁。
五、振兴工艺发展
要激发中国手艺研究的学术自觉。手工艺是生活的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民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钟敬文、王朝闻、张仃、张道一、冯骥才等诸位先生在开创民艺研究、建构民艺美学、倡导民艺学理论、践行民艺保护等方面奠定了民艺研究与保护基础,中国民艺的核心仍在于民间文化影响下的手工艺,历史悠久的手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又经历着急剧转型,实现传统工艺的复兴首先应加强手艺研究,围绕民艺学的核心要素展开民间手艺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化建构。
建议进一步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已经实施了18年,重新修订发布《条例》,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振兴已经迫在眉睫。重新修订《条例》必须考虑原真性、系统性、共生性、持续性原则,在手艺内涵上,要进一步明确手艺及其生发土壤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建议制定“促进传统工艺产业的发展规划” 。中央“十三五规划”提出:振兴传统工艺。
建议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出台“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规划”,从强化传统文化特色、创新产业体系搭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与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工艺美术行业人才等方面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予以引导、扶持和推动,促进全面发展。
建议将手工艺纳入囯民教育体系统筹考虑。建立覆盖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的传统民手艺国民教育体系。在农村倡导“一村一品”树立文化自信,在社区倡导重塑手艺文化氛围,在大学倡导传统手艺文化传承。
建议加强民间手工艺权益保障,为手艺人搭建“公平贸易”桥梁。在传承者个体层面:以农户为主的手工艺生产者,处于产业链末端,贴牌代工现象普遍,手艺农户获利微薄,亟待争取公平贸易,维护手艺人的利益;在地域层面:手工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缺乏品牌建设和保护,导致假冒伪劣和虚假宣传,损害相关地域手工艺生产者、手工艺团体的品牌权益,制约手工艺发展;从国家层面:手工艺资源流失,本土的文化样式沦为其它价值观传播的媒介和工具,导致传统文化样式的“空心化”,将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建议加强工艺资源当代设计转化。围绕传统工艺资源开展战略性、生态性、生产性创意设计研发,在设计实践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传统手艺样式,以当代设计语言转化手艺文化内容,以当代设计创意产业转化传统手艺产业,以品牌设计转化传统手艺代工。
潘鲁生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前一篇:单人演木偶 一人一台戏
后一篇:绘画是种境界——致青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