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种境界——致青年朋友
(2016-05-07 23:31:45)
标签:
绘画 |
分类: 画当代 |
今天的青年画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艺术语境。传统绘画与现当代绘画的重要分野,在于传统绘画求恒常、守本心,笔墨文化往往与某种至高的理想、艺术的价值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相关联,在技与道、时代与人格之间,更重后者。现代主义以来,艺术随时代、求创新的浪潮深刻激荡,绘画以视觉想象力表现文明变革,精神自由和创造力空前发展。到当下,创作的语言更加丰富,媒介多元,语境开放,传统艺术的形式不断被突破,艺术的参与者更加广泛,甚至有观点认为,虚拟技术的应用,还将带来整体艺术形式的巨大颠覆,将使所有的艺术迎来形式的统一和终结。面对这一切,如何抉择?应该说,语境纷杂但大道至简,在青年起步阶段尤其要守住本心,把握本元,从根本上使自己的绘画有心神,有人格,有境界。
杨晓刚 《芳心自持》 136cm×68cm 2016年
首要是胸怀理想,锤炼人格。一段时期以来,世事浮华,艺术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往往带来不小的冲击和诱惑,但坚定执着、笃守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才会进入更宽广的创作生活。当然,戏谑玩耍追逐功利所消磨掉的东西,也会在作品上有所表现,因为作品会真实呈现创作者的状态。正所谓“人正笔才正”,胸怀大了,笔墨才会有境界。
同时要锤炼技艺,技进乎道。施坦伯格曾言,“作为一名艺术家,你可以尝试着将生活予以夸大;也可以只满足于将手里的事物塑造得生气勃勃。由于所有其他的只是仿效和跟风,所以这种卑微、粗糙的工作却是最伟大的”。无论媒介、工具、受众参与怎样改变,绘画始终是境界的本质显现。而且文明的轴心越是演进,科技越使一切变得迅疾便捷,艺术境界的价值就越突出。艺术境界以最本然的状态承载着亘古以来的时间和生命体验,反映创作者的智慧、质朴和功底。我想,艺术家升华和表达的是这种不离本元的体验。
对于青年朋友来说,还要关注现实,扎根生活。其实,即使抽象如当代艺术,艺术家不断消解立体图形,艺术家也是将实体对象放入一个连续的事件中加以激活,艺术语言的创新更是对时代变迁发展的视觉回应。当前,在影像艺术、虚拟存在中,移动图像的感知者时刻观察和捕捉的也是现实生活本身,观点随之移动,思想无处不在,根基还在最宽广博大的生活。
此外,要耐得住寂寞,锤炼精品。如今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每一种声音、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人类数据库的一部分。有志于艺术创作的人,更应竭力于人类文明宝库中留下闪耀光芒的精品力作。然精品不易得,需要岁月积淀,时间打磨。我想,傅雷在《观画答客问》说过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细细思考:“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格格不入,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若非美在皮表,一览无余,而是美在其中,耐人寻味,于嶙峋中见出壮美,平淡中辨得隽永,还需要深厚积累,不断探索。
总之,青年时期常被比作朝日和黎明,道路长远,时间广袤,有一份执着于心的事业即可能取得成就。然文明与历史的长河浩瀚无边、了无涯际,要想有所建树,还要于精深处立心,守住本心,不失传统心神,探求至高境界,在现实和创新中实现艺术最本质的价值。
在青年美展举办之际,是以记之。
潘鲁生 2016年5月4日前夕 于济南
本文发表,2016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第四届会员作品邀请展”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