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33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两会”建言:加强文化设计 避免“万村一面”

(2014-03-04 10:09:43)
标签:

2014两会

设计

城镇化

文化

分类: 讲设计
    
    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诗意描述唤醒了很多城市人对乡土的回忆。作为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山东省在2014年2月份全面启动了“乡村记忆工程”,计划投资建成20个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乡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一种为政为民的趋势,更加关注民生发展的人文内涵。
    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博物馆建设的固化形式,有助于巩固和培育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文化的活态传承。比如我们前几年到临沂的红花乡做调研,他们的民间编织工艺在给老百姓带来财富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民风乡俗的发展品牌,使得这样的传统记忆不仅保持到现在而且带动了一个村落的发展。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树立民间、老百姓最基础的文化自信。所以,在建设博物馆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活态文化的传承,从传统的源头寻找文化记忆符号并跟现在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因此,要加强文化设计,一方面要找到特色文化资源与城镇化空间的标志性联系,发展不能斩断文化的根脉。比如说到巴黎就想到巴黎圣母院,说到西安就想到大雁塔,说到济南就想到趵突泉,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记忆和符号使得城市拥有了本身经久不衰的魅力。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病,避免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要避免盲目开发,必须解决设计和规划的问题,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对文化的导入、社会学家的参与、规划师的规划等合理布局,让我们的乡土记忆充满回味。另一方面,还要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掘特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的有机联系,形成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潜力的发展机制和内容。这样深度地传承整合,才能更好地守护文化多样性的根脉,避免“万村一面”、单一雷同。应该说,记忆和乡愁,都是充满个性和回味的,比如在临沂的红花乡,老人织布剪窗花,是一种幸福。这种能生长出幸福感的空间,值得我们珍惜和守护。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地考虑如何守望属于我们的文化乡土。

2014“两会”建言:加强文化设计 <wbr>避免“万村一面”

2014“两会”建言:加强文化设计 <wbr>避免“万村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