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博城市可持续低碳设计文化 |
分类: 讲设计 |
应该说,上海世博会,关于城市发展的主题、关于低碳节能等具体技术和观念的展示,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可持续”作为重要的思维原则、价值标准,也必须通过设计加以落实。因为设计既是产业链的初始环节,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本届世博展示中,从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到绿色能源的转化应用,从示范展示零碳馆,到借鉴童话主题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善,设计可以通过科技、人文等不同手法,从不同角度诠释可持续的理念,而这不仅是依据现实需要规划设计思维的过程,也是将观念落实为生活方式的过程,体现了“可持续性”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立场和生活态度的影响力。
诚如研究者所指出:“在文明早期,城市发展的重心主要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上。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理想”,和谐与幸福成为新的着眼点。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对于“生活质量”与“可持续性文明”的思考与诠释,何以成为本届世博会大多数国家馆设计、展示的内容和主导性理念。
由此,我们不仅可以把握这一届世博会深层次的设计理念,也可以进一步关注设计的未来走向,因为关乎社会发展,设计确实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相对于工业化初期,设计在关注机械产品艺术与审美内涵的意义上受到重视,当前,在生态意义上,设计亦凸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如果说“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并非新鲜,为规范设计者的道义责任早已有“责任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一系列论述,那么此时最为鲜明突出的,是这一理念空前的受关注程度和推陈出新的设计语言,这代表了当代设计反思和引领的内容。
因此,谈到世博会的设计,也有研究者宣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过去支撑进步的那些内容如今已沦为落后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人们终于觉悟到环境破坏对地球生命所造成的无法预知的后果”“在当代世博会设计者的词典中,这一切已经让位于一个新的宣言,即今后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得起最细致的生态学考虑。”应该说,今天的世博展示中,生态的、文化的、哲学的反思已转化成具体的行动,融入了点点滴滴的设计,体现了人们认识真实处境、解决现实问题以及探索未来世界的信念和方式。设计应当创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方便、幸福、智慧和人性的关怀。这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世博平台上设计内涵的初衷。
总体上看,设计精神涉及一切领域,从国家形象、城市发展到百姓日用,融合历史的视野,关切发展的现实,探索未来的路径,启迪和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世博会是文化的载体,集合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关于审美、关于认知、关于价值评判的讯息,反映了发展道路上人们的期待、困惑、探索和希望,那么,希望世博会的设计为我们开启新的视野,期待世博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全面发挥文化事件的影响力,为今天的中国设计、中国教育、中国文化开拓广阔的视野,注入新的活力。理解与反思中,亦需葆有谦虚学习的心态,抱有文化发展的自觉。这应当是行之久远的更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