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说民艺 |
2006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这是令人鼓舞的事情。我觉得挖掘传统不应停留在修复原貌的层面上,必须要站在现代的角度,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否则不可能真正看清传统的精华。当下频频回顾传统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更好地充实现代的生活,研究民间艺术也是一样。民间艺术,其实就是生活的艺术。现在我们研究民艺,其本质目的在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血脉,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服务现代社会建设。
作为民艺工作者,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整理民艺历史的资料留给后人,因为前人没有做这个工作。所以我们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注重调查,搜集大量的资料。这种资料不光是实物,也包括对制作工艺的考察和研究。
比如说山东的织花土布,这种布的织造方法,老百姓脑子里很清楚,但我们不知道,这种方法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得需要十卷书。这是一种手工艺非常高超的,非常有逻辑性的,也是非常有创意的艺术工作。老百姓的这种创造,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去研究,不去记录下来,那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作为学者我们所作的工作,第一是抢救,第二是保护,第三是研发。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研发非常重要,如果仅仅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放入博物馆,这不是目的,应该是研究明白,展示出来,开发出新的东西,让现代人享用,进入现实的生活领域。生活方式是人对物质和精神的一种共同的需求,而不是单方面的满足,如果仅仅是物质的需要,就冰箱而言,弄一个大柜子放一台机器就解决了,但实质上不是这样。我们的设计和创意,除了使它具有冰箱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使它具有人文精神的功能,让人感到有美的享受。而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传统工艺的积淀,如果不对传统文化做深入地研究,那是不可能的。
我一直有一个理念,越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越应该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这方面日本就非常典型,日本现代化的建筑和现代化的工业产品设计,一看就是日本的。韩国也很典型。但是我们现代的设计,要么就是全盘西化,设计的东西看起来非常洋气,但传统的符号没有了;要么就土得掉渣,不能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这是一种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就是看谁结合得好。前些年接待一个韩国代表团,他们邀请我们去搞一个中韩海报展,题目就是"传统文化之香气"。实际上,最能体现现代设计家风格的就是传统符号与样式。在80年代中期,我就把传统的民间艺术当作现代艺术来研究,因为我认为只有站在现代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这个矛盾,才能使民间艺术真正地传承下来,并且融入现代生活,为现代人所用。
前一篇:让我们的设计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