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如换个法儿旅游-关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007-01-13 15:48:30)
分类: 话产业

不如换个法儿旅游-关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不如换个法儿旅游-关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新年已过,春节将至。在这举家团圆的传统节日,出门旅游早已成为一种时尚。近郊游、渔家乐、红色旅游、自驾游,让人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地发展,我国旅游创汇1978年居世纪第41位,到1998年已跃居世界第7位,创汇达126.02亿美元。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仅2006年10月份,入境休闲旅游的外国游客就已超过128万;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人们不知不觉渡过了18个“五一黄金周”,截止到2002年,黄金周共实现旅游收入4292亿元。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国,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典型东方文化的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
       我国的旅游产业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遗产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所谓文化资源和遗产,不仅是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建筑群落及经典文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像在自然状态下仍比较原始的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民俗活动,都应是当代人珍惜的文化遗产。据有关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我国三十三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中,文化遗产二十三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占5个,而自然遗产只占5个。除西藏的布达拉宫和云南的丽江古城两处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部分文化和自然遗产都集中在汉族地区和内地。我国有56个民族,目前保持少数民族特色较为典型的分布在云、贵、川、桂、藏、青等地区,像贵州的苗寨、广西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与汉族的民俗文化区别较大,也较为典型,是自然与文化生态良好的利用地和保护区,可挖掘的资源潜力较大。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作为一种旅游资产的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有预测性、有地域性和有创造性地开发,在开发旅游文化资产的同时,保留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增加民俗民艺的旅游项目,使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氛围,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知,并能参与一些人文的民俗活动,参与有代表性的手工艺的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从而提高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同时在已获成功的旅游名胜和准备开发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民间手工文化,补充我国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品类单一、制作粗糙,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的状况,使旅游产业更富有文化的内涵,营造有21世纪特色的文化产业。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资产,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文化资产的同步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一基本观点或许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