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33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未来设计师的人文素养

(2007-01-04 16:18:35)
分类: 论艺教

培养未来设计师的人文素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韩娜娜作品《孙子兵法》)

 

  修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目的,说到底大学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提升学生全面修养的重要方面,作为艺术院校塑造大学精神、培养同学的独特个性,尤为重要。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仅是一种职业,它应该是一种修养,这个修养的养成是要经过很长一个时期的生长的,包括我们现在的教育和接触到的社会,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接纳,对当代艺术的创新。现在我们在生活过程中需要对人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艺术设计院校,在技术与艺术,科学与工艺之间,应有融合汇通之处。人文素养是我们办学理念(“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课时构架当中也是非常注意这一点的。
  在艺术院校里提倡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因为当下的大学里存在着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艺术院校较强的专业性,使同学们受到的专业熏陶也相对单一,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单纯,培养出来的人才思维相对片面,具有很强的工具化、实用化倾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大学教育的极端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专门人才的“单向度”缺陷,使同学们既有科学精神,又富人文素养,既有技术能力,又擅长艺术创新,这包括理想信念的树立,对科学知识的汲取、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社会文化的观察与认识等方面。人文素养是未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还是设计艺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设计师要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人文知识的熏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学设计的同学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逐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专业的驾驭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拓宽知识视野,拓展专业领域,培养创新思维,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境界和文化品位。
  我最近参加上海的一个国际性的设计活动,日本一位著名的平面设计师说他的好多设计作品来源于中国的《孙子兵法》,他一直在研读中国的典籍,从我们的书中寻找解决平面设计中有关问题的答案。我们自己的资源却不知如何利用,一个问题的提出是容易的,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未必简单。
  艺术设计院校应该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发现专业上的知识和思想。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把手工制作当成一种生活设计的习俗,并总结了非常富有哲理的工艺思想,用后现代主义解释就是人与物的关系,研究人文与自然的关系。了解过去,才能把握现在,了解传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同时必须开阔知识视野,广泛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读书”在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显得更为必要,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应该多读一些书,养成静下来看书、静下来做工、静下来思考的习惯,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希望同学们都能打好专业基础,加强人文修养,大学四年后真正圆满地完成学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