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中见雅,百姓生活也艺术

(2006-09-13 20:20:06)
分类: 说民艺
俗中见雅,百姓生活也艺术
 
 
俗中见雅,百姓生活也艺术
 
过去,老百姓生活在小村庄里,对精神的追求,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样,已经融入到生存里面去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的追求有时是不自觉的,是自发的、没有意识的。在他们看来,在生活中物质和精神已经彻底糅在一起了。做母亲的让孩子戴的虎头帽、穿的虎头鞋、玩的布老虎,不仅有保暖、娱玩的用途,更重要的是老虎能避邪,护佑孩子平安,他们认为有了老虎这个保护神孩子就能长命百岁。过去医疗条件差,小孩儿的存活率不是很高,特别是长期处在封建社会之下,造成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保住一个男孩儿健康成人对一个家族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一生下男孩,围绕着他就产生了一系列礼俗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活用品:有洗三朝、满月、百岁、抓周,还有百家锁,百家衣,五毒兜肚,还要认干亲,分享别人家的福气,孩子的衣服从上到下,所有的图案纹样都涉及对生命的追求,像葫芦、瓜、石榴、抓髻娃娃、莲生贵子这些纹样都是,百姓们认为,有了这些吉祥物的陪伴孩子就能长命百岁,就能幸福安康。所以说,人们的生活都是处于一种理想化的氛围之中,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很贫乏、很单调,但他们创造的这种精神生活特别丰富,而且越是贫困的地区,民间艺术的风格越是瑰丽浪漫。
像陕北窗花剪纸就是这样,那题材、花样真是浪漫。贫困的生活根本束缚不了老百姓的创造力和想像力。陕西有一个民间艺人叫库淑兰,被称为剪花娘子,她的剪纸可以达到三、四米见方,她自己住的那个破窑洞被她的剪花铺满,从上到下都是剪的窗花,多姿多彩,当地百姓可能司空见惯啦,搞艺术的这帮人谁见了都会震撼,他们讲,简直就是一座宫殿,富丽堂皇!在剪花娘子的剪纸里,以她的生活为主体,活生生塑造了一个世界:有天上飞的,有地下跑的,有水里游的,有人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有世上存在的,也有不存在的,全凭她想像出来,她就是剪花娘子,她就是女娲!你看老百姓的气魄,她生活在她的精神世界里,物质世界的不如意还算什么!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值得尊敬,他们没有因为精神的追求就变得虚无了,恰恰相反,他们活得更充实了!
但对于库淑兰来讲,她是陕北剪花的一位普通农民,她的作品就是窑洞的装饰,她的审美也是典型的中国民艺精神。百姓的精神追求经常是符号化的,装点在生活各个角落,有时候为了满足这种精神追求,还要牺牲某些功用的东西。像安徽南部黟县西递村的民居,如果按现在的建筑要求可能不合理、不科学:内置天井,四周围合,二层或三层建筑,没有外窗,所以采光和通风很不方便;尤其到了冬天,缺乏日照,室内阴冷;屋顶也是四周高中间低,一旦下雨,所有的雨水都沿着房檐流向天井,最后落到室内。可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建造呢?因为当地居住的主要是商人,商人爱财,五行中水主财,所以他们认为凡是落到自己家屋顶上的雨水也应该是自己的财,肥水不能流向外人田,要尽收屋内,最后通过屋里的水道再引到后花园浇地。他们管这种内置天井式的建筑叫“四水归堂”。住这样的房子,他们心里踏实,觉得一定会发财,这风俗和过年贴财神是一样的,企盼求财增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