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论艺教 |
(山东工艺美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生苗阳作品)
我们国家现在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建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重视现实技能训练还是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呢?有时候我在给同学们举办的各种讲座中经常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古民居的保护,这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们主要是要培养一种意识。传统文化的失落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应该提醒大家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更应该鼓励同学们了解西方文化与当代艺术。但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讲,又不能急功近利,同学们迫切地希望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快用到有用的地方去,这可以理解,但是这需要有学习的过程、消化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
从大学的几个层面上来分,研究生层次主要是对艺术体系、艺术个案或者是对基本原理的研究,这是研究生需要做的事。大学本科的各层面学习主要是针对本学科或者学科之外的基本知识与素养。既可以在大学本科阶段了解到本专业的知识,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深造。但职业教育不一样了,它侧重于技能培养和培训。近几年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中国现在的职业岗位缺的最多的是具备高技术能力的技师。大学的这几个层次,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艺术院校,特别是专门的艺术设计院校,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和学习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并不是矛盾的。应当根据我们专业、学制等因素有所侧重。
我们学习传统的建筑文化跟现代的建筑有什么关系?好多同学心里也许都会产生疑问。我说过,大学这四年要学的东西非常多,培养一种文化的理念,包括人生观的树立和人格的塑造,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期间整个课程有2000多个课时,只要认真投入,足以把所学专业学习好。但是大学四年中要培养一种意识,培养一种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包容吸纳的意识,当然,对现代文明的关注也是重要的方面。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这会是能做到的人成功的基础。现在许多设计公司需要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渠道又比较窄,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很多。现在很多设计公司缺少文化创意人才,公司招聘不是要同学过去做一个技术员,而是需要文化层次比较高的设计师。我们学校开设的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趋向,在社会上一般是介于白领和灰领之间,但我们许多同学毕业后成为了设计领域中的白领,如果我们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同学们就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在大学到底是学什么的?继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品格,完善自身修养,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补充学习的一门“专业课”。
我们的选择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认识的提高和作为的认可。当传统文化和我们的现实工作发生冲突时,如果甲方建议你把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丢掉或破坏传统的文化遗存时,你应该认真分析,以一种责任感来对待设计的项目。有一种良知应该是大学培养的,那就是设计的伦理,文化的责任。开发和保护看似一对矛盾,其实不然,现在一些开发了的古村落,其经济效益远远要比普通的拆建的社区村镇价值高得多。这靠谁呢?就靠当地的许多建筑学家和文化人的呼吁和保护。培养这种意识与现在的设计并不矛盾,要看政府、商家与设计师共同的责任。这种吸纳是提升自己文化的一种修养。我想我们现在一些同学还是大一大二,专业上刚刚起步,能提出这么多思考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我们真正进入专业的时候,你认识与理解的设计艺术、设计语言、设计风格,包括设计中融入的理念就会很自然地将传统的风格与现代的生活气息融合在一起,进而创作出优秀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从大学的几个层面上来分,研究生层次主要是对艺术体系、艺术个案或者是对基本原理的研究,这是研究生需要做的事。大学本科的各层面学习主要是针对本学科或者学科之外的基本知识与素养。既可以在大学本科阶段了解到本专业的知识,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深造。但职业教育不一样了,它侧重于技能培养和培训。近几年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中国现在的职业岗位缺的最多的是具备高技术能力的技师。大学的这几个层次,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艺术院校,特别是专门的艺术设计院校,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和学习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并不是矛盾的。应当根据我们专业、学制等因素有所侧重。
我们学习传统的建筑文化跟现代的建筑有什么关系?好多同学心里也许都会产生疑问。我说过,大学这四年要学的东西非常多,培养一种文化的理念,包括人生观的树立和人格的塑造,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期间整个课程有2000多个课时,只要认真投入,足以把所学专业学习好。但是大学四年中要培养一种意识,培养一种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包容吸纳的意识,当然,对现代文明的关注也是重要的方面。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这会是能做到的人成功的基础。现在许多设计公司需要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渠道又比较窄,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很多。现在很多设计公司缺少文化创意人才,公司招聘不是要同学过去做一个技术员,而是需要文化层次比较高的设计师。我们学校开设的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趋向,在社会上一般是介于白领和灰领之间,但我们许多同学毕业后成为了设计领域中的白领,如果我们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同学们就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在大学到底是学什么的?继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品格,完善自身修养,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补充学习的一门“专业课”。
我们的选择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认识的提高和作为的认可。当传统文化和我们的现实工作发生冲突时,如果甲方建议你把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丢掉或破坏传统的文化遗存时,你应该认真分析,以一种责任感来对待设计的项目。有一种良知应该是大学培养的,那就是设计的伦理,文化的责任。开发和保护看似一对矛盾,其实不然,现在一些开发了的古村落,其经济效益远远要比普通的拆建的社区村镇价值高得多。这靠谁呢?就靠当地的许多建筑学家和文化人的呼吁和保护。培养这种意识与现在的设计并不矛盾,要看政府、商家与设计师共同的责任。这种吸纳是提升自己文化的一种修养。我想我们现在一些同学还是大一大二,专业上刚刚起步,能提出这么多思考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我们真正进入专业的时候,你认识与理解的设计艺术、设计语言、设计风格,包括设计中融入的理念就会很自然地将传统的风格与现代的生活气息融合在一起,进而创作出优秀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前一篇:爱,谁能说得清?
后一篇:俗中见雅,百姓生活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