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20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油画艺术:国际“接轨”还是归位“本体”?

(2006-08-30 21:59:11)
分类: 论艺教
中国油画艺术:国际“接轨”还是归位“本体”?
(董丛民 《城市边缘》 160cm×130cm 麻布·油彩 2002年)

前些天,有学生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想知道中国现在油画艺术的发展情况。我简单说一下,希望能对这位同学有帮助。中国油画的发展比中国画的发展更前卫一些,更富有激情、个性和探索性。我不赞成油画与国际“接轨”的提法。尽管油画是外来的艺术样式,但经过在中国民族土壤中百年的吸收融汇,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西方油画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这样说,中国油画的发展既不是西方油画的分支,也不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翻版。从1985年新潮艺术思潮之后,艺术家们更加重视油画的本体语言,更加注重中国样式的探索与创新,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油画已经成为一种新形态的东西,它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可以说很成熟了。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探索,我们的油画正在从模仿向自由创新发展。我不敢说中国油画已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但中国油画艺术已经成为当代文化领域最富有活力的艺术门类之一,并逐渐开始影响欧洲的当代艺术,它的繁荣显而易见。
最近,关于中国画的讨论要比油画的讨论激烈得多,关于中国画到底该如何发展。其实本质的问题还是绘画语言的问题。绘画究竟是什么?绘画就是通过对材料的使用,抒发艺术家的特殊情怀。包括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其创作手段涉及到各种媒介及材料。但绘画存在的价值与其独立性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就像摄影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绘画的退出一样。所以,无论摄影还是绘画,还是媒体艺术,都有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和探索方向,它们各自需要自己的艺术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艺术样式出现。因此,我们应把建设性、发展性、独创性作为一种动力,把绘画的元素融入艺术家的创作,创造独特的绘画语言。在全球经济和各行各业寻求一体化和标准化的时候,如何防止文化趋同现象的蔓延,是学习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必须看到,竞争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文化地位的竞争也正在进行。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所以,文化必须提倡多样性,只有发挥民族和艺术家的创造精神,才会有世界文化的斑斓色彩。当然,我们反对的只是对外来文化不加消化的追随和模仿,并不是反对艺术的交流与借鉴。艺术的交流恰恰是我们大力提倡的。大学生一定要了解国际最前沿的东西,但要逐步学会方法,提高鉴别能力。大学所教授的主要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思想,是对艺术本质的尝试和体验。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敢于面对和接纳当代的艺术,做好知识的积累,增强文化底蕴。可以尝试去多读一些美学的书籍,其中美术史是必读的。再者,培养刻苦勤奋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培养精神资本的教育。我觉得,自身素养的提高更有助于对油画艺术的参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