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前讲座中,有学生问我中西文化的交融,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术界探讨已久,中国画如何创新?绘画学科怎样与其它学科达到一种互动?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艺术家?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国画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太多。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冲击,很多艺术家都感到很迷惘。上个世纪“85新潮美术”出现后,对现代国画的冲击更大,当时国画家好像一时失去了航向。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师生,如何理解、判断、分析当代语境下国粹艺术的发展,去创造富有时代特点的国画艺术,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也成为学界所关注的学术命题。
现在,我们对中国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中国画既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的延续,又是对宗教艺术、民间艺术的继承。我们不仅要追求纯笔墨的艺术,还要注意探讨西方的绘画技巧和观念对中国的影响和渗透。西方的绘画注重物象结构的理解,它是解剖学派生出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中国的绘画是文人的、哲学的、诗境的艺术。人文情怀、诗情画意融入绘画中,追求形似与神似之间的艺术语境。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了解东西方绘画文化的共性与差别。大学期间我们不应该是某一流派的追随者,应该多吸纳众家所长,应该是多个流派的接受者。我们应该学会“读画”,去了解当时文人的艺术状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艺术家都要讲状态,讲心境,讲语汇,即寻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另外,学习国画的同学,对书法的课程学习也要加强,中国人的才学、东方的文明、儒家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依靠汉字培育的。我们现在正处于书画分家的局面中。其实,中国的书法也好,绘画也好,其创新的过程都是体验一种艺术状态,如果你失去了这种状态,缺乏体味艺术的真谛的能力,将会失去艺术发展的基石。
各种艺术创造中呈现的所谓的“美”,不论其通过何种表现形态和表现方法,其内容都有其相通的一面,即美的内核,其精神是相通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就西方近代以来的绘画艺术而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以及其他各种现代流派,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不会因时代变迁所造成的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失去其历史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这种特异的审美追求使艺术园地愈来愈绚丽多彩,也使人们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愈来愈多样,愈来愈丰富。艺术欣赏中有许多有趣和值得人们思考的现象,其中之一是各个民族之间的审美标准和欣赏趣味的普遍性和差异性问题。应该说,普遍性、共同性是主要的,但不能忽视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艺术个性。由于具有普遍性,凡是优秀的艺术品,不论产生于哪个民族、哪个时代,都能为人们所欣赏;因为有差异性,也是艺术个性,不同的民族由于审美习惯有所不同,在选择作品时自然会有所偏爱。
中国人讲究艺术法则,同时讲究艺术技法。经验的东西在中国画上是比较突出的。当然,西方绘画之所以在具有悠久传统文明的中国受到了应有的欢迎和尊重,不仅因为它包含的某些东方因素使中国人感兴趣,而主要在于那些艺术家的创新精神给中国艺术家们以鼓舞和启发。因此,有出息的中国的艺术家们没有表面地模仿西方的画法,而是研究和体会他们的创造精神,为中国现代艺术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只要是优秀的艺术元素,我们都应该借鉴,但应注意的是要在我们本土艺术的基础上“拿来”,为我所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你们的努力方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和修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和历史的国度,历史上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而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艺术向着宗教与科学方向发展,追求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而同时期中国的艺术则趋向于文人化、哲学化,至明代达到了顶峰。到了近代,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同时西方也开始研究中国。中西方文化进入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激烈碰撞的时期。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次运动,对西方文化和观念的渗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文革”时期达到顶峰。“破旧立新”成为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坏的”成为人们评判事物的价值尺度。由此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衰弱。然而,中国传统知识与文化根基是深厚的,她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精神养料是丰盛的。如果背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就失去了阵地,失去了中国式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方式。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文化必须保持民族性和本土性才能在世界文化的群花之中傲然挺立。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吸收整理现代文明的同时,要注意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打好基础,继承传统,把握现在,成就未来!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精神境界的体现。我们不仅要注重绘画的表现,还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学习设计家敏锐的思维方式,学习设计元素和设计理论,利用工艺美院良好的学科优势,拓展专业空间,跨专业学习相关知识与能力,因为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是可以交融的。绘画专业不要太强调实用性,一定要有纯粹的艺术的探索方式,我觉得纯艺术专业不宜太过于功利。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首先要酷爱专业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对我们来说,纯粹的艺术需要学习,侧重应用性的设计艺术也需要学习。但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成熟和观念的更新,这需要大家加强美术历史及理论的学习,相信通过专业训练会成长为今后优秀的艺术家!
文章引用自:http://www.panlusheng.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