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玛丽娅】
在写这篇问题的前一小时内,我在苦口婆心对16岁的女儿做心理疏导,因为她进入青春期后坚决坚持认为自己长得非常丑,这让作为产品“制造商”的我很不服气,也让作为心理咨询师妈妈觉得很有责任帮助她,这个成长中的年轻女性,走出自卑。
我告诉她很多人认为她很漂亮,作为男性的爸爸说“她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当然这也存在老爸眼里出西施的可能);
我告诉她一个女人有多漂亮取决于她有认为自己漂亮,这是对自己长期的自我催眠,你的身体会接受到信号走向那个你反复自我暗示的状态,如果你一直对自己的身体说“我不好看”,它一定会不好看,它无法好看,就像一个永远被批评被否定的孩子,它没有能力好看。
我告诉她生而完美的人很少,老天公平的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如果我们将眼光永远锁定在弱势上,将能量永远消耗在弱势上,就失去了发扬优势的时间和机会。
我告诉她在我每个月的女性【提升性福力】课程中绝大多数女人都对自己外表又各种不满意:我胸太小、我腿不直、我肚子上肉太多、我鼻梁不高、我眼睛是单眼皮,她们充满了对自己身体的攻击,超过任何严厉的老师。而她们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发现自己的优势,将优势无限扩大。
女儿一直苦着脸沉默不语得听我说很多,然后我突然意识到作为母亲,尤其是心理咨询师母亲,我需要做的是能够接纳她在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青春期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完美,能够接受她内心成熟和完善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因为,我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也必须是一路以自己的不如意、不顺心、不甘心、不开心作为交换走到相对自我接纳、自我完善的境地的,这是,成长的代价,别人替代不来,自己也急不来。
于是我最后对女儿说:在我接触下来几乎每个青春期少女都对自己的长相充满自卑,都觉得自己不好看,哪怕大家公认的美女,我回忆起来自己也是从初中到大学漫长的青春岁月里也是百般嫌弃自己的所有,但是,这段时光终会过去,妈妈相信你未来终将有一天会看到自己的美丽,我会陪你一起耐心等待那个日子的到来。
于是正式开始这篇为我和吴迪、王海女、王琦四位女性老师合作课程《成为女人》自曝文章想写的女性特质——自立。
说起自立,相信这个词大家已经看太多到不要看了,作为41岁的女性心理咨询师我当下对女人自立的理解相信要比大家常规理解的要多一些内容。它包括经济独立、事业独立、生活独立、精神独立、情感独立、性福独立。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成长经历。
记得24岁刚结婚时,我像很多女孩一样对自己的男人有所有期待:希望他不断学习上不断进取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学位、希望他事业上职位和薪资不断提高、希望他斗志昂扬不满足现状成为自主创业的企业主、希望他能照顾我生活承包所有的家务、希望他能提供非常契合心理需求的情感和爱的表达、希望他能和自己有说不完的话、有共同语言共同兴趣爱好能玩到一起去、希望他能随时随地以自己期待的方式主动提供浪漫的性福。即便我在恋爱的时候就知道他并不是我最理想的男人,也知道女人很难找到完美男人,也知道每个人都完美,这些“知道”并没有影响我就是对他有着全方位的希望,和全方位的要求、修炼改变他的计划。
于是刚结婚婚后几年,我主要的生活任务是不停的“鞭策”老公,他在我的抱怨、指责、要求之下工作之余去考在职研究生、去考雅思、去准备技术移民、去换工作、去外面接更多项目、承包所有的家务和孩子功课辅导。当时作为职场HR的我不断的给他制定更高的职业发展规划,要求他40岁前必须由IT技术岗位转到管理岗位、要求他出去交朋友拓展朋友圈、要求他和我一起参加不同课程、要求他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热衷成长、要求他学会浪漫学会换不同的形式方对我表达“我爱你”。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心安理得做那个提要求者、不满意者、挑剔批评者,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妻子”嘴脸。此刻我会观一下简直不知道好脾气、习惯性迁就我满足我的老公是怎么熬过那段日子的,因为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是一个男人,我在这样的被全面要求挑剔下也是非常压抑和难过的日子啊,这不该是一个男人讨老婆是对幸福婚姻的期待啊,哪怕再爱这个女人也不能长久忍受啊。
日子一天天过,那时的感觉总觉得不对,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和很多年轻夫妻一样,经常有争执、经常一冲动就想要离婚要结束,要重新找对的人、对的婚姻生活。
30岁那一年我考出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开始成为一名边学习、边自我成长、边积累咨询经验的新手心理咨询师,当时在兼职的心理机构里选择的咨询领域是:情感、婚姻、性心理。来访者的求助问题像镜子一样放大映照出我自己的问题,我在女人的描述中感受到自己的疲惫和抓狂,我在男人的倾诉中感受到老公的压抑和苦闷,我和他们在咨询中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个案们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带着咨询中的领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改变和尝试。
其中一个女个案的自我探索成长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她也有一个对她很好、但是不符合能让她欣赏崇拜标准的不完美老公,她也是不断自己学习成长和老公差距越来越大,她读MBA时认识了一个她真正有思想共鸣、有共同精神喜好的男同学,彼此欣赏和喜欢,只是双方都有家庭都有孩子都不忍心做到放弃伴侣尤其是孩子在一起,而且这个在精神灵魂方面给她高度满足的男人却是性欲淡泊和性能力偏弱,于是她在生活中又填补了一位年轻的猛男作为性伴侣。她在咨询时非常苦恼得说:找一个能够同时满足自己身体(性)、生活、心灵需求的完美男人真难啊,也真是不可能啊,我尝试着将这三部分需求分在三个男人身上分别满足,以为这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完美和完整”,但是,和任何人在一起,任何一个部分的完美都更加提醒着那另外两部分更大的空缺和遗憾。(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完美的人,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完美,因为没有完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同时满足我们身心灵所有的理想,就像,我们也无法满足任何人的身心灵全方位理想,就像,连我们自身内部都很难做到身体、心理、灵魂整合完美。我们在追求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就必然是永远存在于失望、失落、残缺感中)
在和她后来的咨询中,我们共同创造出女人自立的新途径,这“完整”是完全可以不依赖外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男人,就在我们自身和内部完成的:
我们将对男人的期待和失望所用的能量全部用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经济收入;
我们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同性闺蜜,她们在我们伤心落寞时给予的情感支持和反馈比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男人更契合心意,更细腻更感同身受(因为大家都是女人);
我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趣志向相投的人建立友谊,得到的鼓励和交流比外行老公勉强努力迎合我们要满足的多;
我们去读书去和书中不同领域的智者去思想碰撞和深深共鸣;
我们去参加好的心灵成长课程,在老师和同学共同营造的能量场中获得灵魂所需的滋养。
这个好方法拯救了我的这个女个案的婚姻关系,也帮助了我自己的婚姻。走过这一段经历后,我将对老公的要求转移到对自己的鞭策上,没有人理所当然必须要完成你所有的梦想,实现你所有的理想,不管是你的伴侣还是你的孩子,成年的我们,自己的梦想自己上,这也是自立的另一层意义。
35岁时,我最深爱的妈妈去世,这件事对我成长的影响非常大。妈妈去世后爸爸以他自己的速度和节奏重新组建的新的婚姻生活,我也在艰难的从不能接受到最终确认自己的价值观:我只要我爱的亲人长久的陪伴着我,过他们自己觉得幸福的生活,不以别人的眼光为标准,不以社会的标准做评判。
我对爸爸说:我对你唯一希望是你健康长寿得生活,陪伴我更久更久。
我对老公也说:从此以后我对你没有任何要求,对你就像对我老爸一样,只要你健康平安长久的陪伴在我身边,做你喜欢的事情。你不喜欢不擅长事业就不做,我喜欢我擅长就我来;你喜欢持家居家照顾我们,我不擅长持家、生活能力差就你上。
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喜欢擅长的就好,开心就好,没有什么是必须的、绝对的是非对错准则。
从此,我们的婚姻和关系进入了一个两人都觉得最舒服、最放松的状态,我每天忙碌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心理咨询和性教育课程),老公每天忙碌着更好的照顾我和女儿的生活,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庭的前进和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曾经我跟老公要的一切在我自己的内心都可以以自立的方式获得,而且当我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以后,我会比像一个“债主”和“乞丐”向男人要、向外部世界要更有力量、更淡定从容,更自由的飞翔去向往的美好、更好。
所以,女人,你有多独立,你就能拥有多少自由。你比你想象的美丽和强大!这不是一个口号,这是一个女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最终可以到达的地方。我可以,你也可以,只要你愿意并且坚定得冲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在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