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之前的《临终关怀随感》,取名随笔。随感记录每次临终关怀服务自己感受和感悟。随笔记录关于看到、听到关于临终关怀事情的思考和建议。
朋友的爷爷得了癌症,已经全面扩散到几乎所有内脏,甚至骨头,医生宣布没有救治希望,回家静养和等待。后事的一切已经都做好准备。78岁的老人自己并不知道,在止痛片的作用下,自己感觉好了很多。他不知道其实只是药物作用,更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就要上吗啡止痛,再后来,连吗啡也不会有用,他不再知道,他生命的结局是被痛死的。
朋友说爷爷生性内向,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沉默寡言。最近突然一反常态,每天说很多很多话,和以前的事情。告诉她,这也许是老人身体感觉自己时间快没有了,要想抓紧地把自己的人生故事留下来,留给家人,亲人。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一定得安排有人在他身边,认真倾听他说的每个故事,得有反馈,让他知道他表达出来的这些觉得重要人生故事已经被保留了下来。
这其实是很多人到晚年的心愿,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病人。他们会通过不同途径企图留下自己的生命故事给到亲人。这对于每个人的最后,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有的人会一遍一遍说过去的事情,有的人会写回忆录,象我的公公干脆就对着摄像头将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经历录像了1个多小时,要求老公刻成光盘,每个子女家发一张保存。家人和临终关怀者需要理解他们的这个特别需求,并且帮助他们满足这个需求。
朋友的家人做得就很好,他们找来了爷爷常提起的一个老哥,一个更老的84岁的老爷爷,用车子接来陪爷爷叙叙旧。看到两个老爷子开心地谈论着他们的父母、他们童年的趣事,青年的遭遇,人生的转变,年轻人看着又为他们高兴,又觉得心酸,这些家族的故事啊,只有和同样经历伙伴,才能谈得那么细致和深入,因为他们才更明白更懂。
建议朋友,针对爷爷的情况,如果已经不能吃什么,也不能看什么,不能到想去的地方走动走动,那么既然他在这个时刻已经表现出来特别地想要回忆,就问问爷爷还有哪些人想见见聊聊,邀请他们来陪爷爷说说话,也是对症下药的一种临终关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