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杭州的哥哥姐姐说,大伯在3月初曾两三次大声地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住院了,我现在就要出院,我们回家!”声音很大,很急切,很坚定。大家说起来都很心酸,那时他什么感觉呢,是预感到再不回家就再也回不了家了吗?
几天之后,大伯因为肺部炎症,咳痰困难,在医生建议下嘴巴里被插了管子,插了半个月后炎症未消,又被建议割开了气管,从此无法发声说话,从此依赖一堆设备机器生存,再无回家的可能。活生生的人被没有生命的机器设备控制着,这就是医疗科学的发展。
我对他说“大伯,你坚持住,我们挺过这关就好了,好了我们就回家!”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哭了,大伯眼角又一滴泪出来,是否,我们都知道这真是人生最后,最美丽的善意谎言啊。
守在床边的时间,我一直在想,如果,这是他身前最后最强的一个心愿,会不会成为家人以后最大最强的遗憾?因为他当时身体已经很弱了,弱到无法坐车了,因为已经有一些设备必须相连了,因为医生不允许,因为已经不具备离开的条件了......那么多的客观条件,限制着病人最后的愿望。用担架抬着,躺在救护车里,回家看一圈,是不是只是我自己想当然、不现实的场景?
在肿瘤医院做临终关怀,“回家”这个词是经常被听到和讨论到的。几乎每个晚期病人都有“回家”的心愿,回到他们很多年生活的地方,那里没有各种药水味混杂,没有身边各种冰冷的医疗设备,没有走来走去已经不带任何情感的医生护士。那里有他们的所有回忆和梦想,有他们所有的喜怒哀乐,有亲人的味道和声音,有熟悉的饭菜香味,那里让他们心安、让他们不害怕,让他们放松,那里才是他们人生最后最想呆的熟悉的地方。
我很向往的像根据小说《姐姐的守护者》改编的电影《姐姐的守护者》里所放的那样:临终前,姐姐最大的心愿是再去曾经全家一起度假的海边去看看,爸爸支持了,说服了医生,医生给予了秘密的通融,只说晚上7点前赶回来,妈妈先是觉得有危险,最终也赶到了,一家人相亲相爱地坐在海边......那一幕让我感受什么是人性化的临终关怀。我对爸爸说:以后等你老了,到最后的时候,只要你要回家,我一定让你回家。
给大伯写了一条他已经无法收到的信息:
亲爱的大伯,感谢您曾给予我所有的关爱和勉励,是这些才使得我得以成为现在的我。现在,您的人生旅程即将结束,我给您我全部的祝福,祝您平安、宁静、没有痛苦地回家。那里会有很多亲人在光亮里等待迎接您的回归,你们会得到老天的守护,会开始下一段旅程,或者灵魂在那里得到永恒。
不久之后,我们也都会随后到来,我们会再见再相聚。在这之前,我会一直怀念您,将您永远乐观、永远奋斗的人生态度传承下去。
推荐影片:http://www.56.com/u33/v_NTc0NzMzOTg.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