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0年最后一天,今年的最后一次临终关怀服务。
为这个特别的一天准备了特别的礼物:家里盛开的黄百合、一袋上好的茶叶、一个收音机。
病房里其他床位的家属人都凑过来,闻这几大株香水百合的味道,都说真香真香!这才有了新年的气氛!
我自己的感觉,人在看着花朵一天天开放时是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和能感受到生的力量的。
收音机会很适合一直都没有人陪伴的孤独的成的,因为正如我和他说的即便这个频道休息了那个频道还在唱歌,这个频道广告了那个频道还在说新闻,这是比报纸可以更长久时间的陪伴,如果他想要听有人说话的话,他可以一直听到。
他默默地微笑接受我给他的新年礼物,没有太多客气客套,就像对待一个家人拿来了需要的日用品一样自然。
今天竟然是他主动问我:“你最近在忙什么?”“你新年有什么打算?”,这给我的感觉很好,因为他可以掌握着谈话的主动性,他也可以主动地提供关心,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话题和关心。我们的关系在这时是平等的,不再是助人者和被帮助者,我们是互相关心的朋友,这种关系的转变对于我们两人都是一种新的成长。
今天我有点不在状态,因为之前他在睡觉,我在办公室等了他一个小时。2:30才进病房,而3:30心理咨询机构那边还有已经约好的咨询,家里还有昨晚发高烧的女儿不知道怎么样了。另外,在等待时,听伙伴分享了一个案例,对于我今天的谈话也有了点影响。
伙伴说,我们志愿者团队里有个宋老师很厉害,可以很短的时间里和病人建立关系而且谈得很深。有一次,她只大概半小时就和一个新结对子的病人谈得很深,病人对她掏心掏肺说了很多。可是,在下一次的服务的时候,病人的家属却委婉谢绝了,理由是上次谈话勾起了病人太多的回忆,使得病人情绪波动很大,几天睡不好觉失眠,太伤身体不利于养病。于是,这个老师的这个病人服务终止。再换别的伙伴去服务,病人自己也表示“谢谢!谢谢!不需要了!”这个案例让我有些困惑,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可以很短时间深入是功力是好事,但是却因此反而只有一次是否又不好了呢?
总结自己过往服务的谈话,应该是话题每次都浅有深结合着,总的趋势是在不经意中逐步深入的。伙伴说心理咨询师做志愿者还是有些优势的,因为会开启话题、把握话题、知道从哪里如何深入谈下去。
带着那个案例的困惑,和后面的时限的局限性,我只是在教会他如何使用收音机后,和他谈了外面商家疯狂促销大家疯狂抢购迎新年的新闻,讲述了最近网络上的一桩叫钱云会的命案,彼此交换了感受和意见。后面,就有些沉默,其实,我是想顺着上次的话题再和他谈谈他在父亲那里没有处理好的关系问题的。只是,我觉得,只用半小时的时间无法谈好,更无法帮助做一些处理,就像把别人的伤口打开了,因为时间关系却不帮助别人重新包扎,让别人反而痛在那里看着伤口难受。敏感的成看出来我的心不在焉,说“你有别的事情就先去忙吧,我一直都在的,你随时都可以来的,不一定星期五的。”善解人意的他,这个说法,让我有些释怀,就像,这是他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一直都在的,你随时可以来看我的。
曾经,我在他在OH卡上两次摸出“爱情”这个词之前,当我知道他在20年前感情受挫就再也没有过爱情、没有过婚姻的时候,就天真地想过:我需不需要用我自己的感情,让他在去世前感受一下爱情呢?让他带着爱和被爱的满足离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后来我觉得,如果爱情成为慈善和公益的手段,那么它已经变质了,不再是爱情了,而是为了爱情而爱的演戏,反而是对病人的一种不尊重。再说,在爱情中爱和不爱并不是说理性的自我要求就能勉强的,我也不可能让每个没有爱情的病人临终前都感受一把“爱情”。放下了这个念头,我发现自己反而能以一种更博大的爱去面对病人,那对志愿者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是更好的。
临走前,我对他开玩笑说:“你也对我许个新年的心愿吧!我听着!你就把我当菩萨一样冲着我许个愿,我也会保佑你心想事成的。”
他有些害羞地笑了,因为我没忍住自己又直接说出了他想许的唯一的心愿:身体快点好起来,早点出院!
“祝福每个癌症病人都能重获健康!!”这是我在2010年最后一个晚上最真诚的心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