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很熟悉,但不知道为什么,去看了同学M的妈妈。M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庭,是若即若离的朋友。老太太是奇怪的女人,七十岁了,小学老师出身,是那个年代罕有的“独生子女”,M每次回来必患得患失地不给她在外多留,甚而会为女儿陪同学多点时间而大呷其醋,M也因此有很深的心理压力。但是对于这样的妈妈,我对她却有莫名的好感,也许因为相似的感受,骨子里我很喜欢这样的人,我非常体恤她那种因为同胞的单薄、子嗣的稀疏和长期职业的单纯导致的偏执孤独的个性,这次听M说她患了一种不治的肺炎,目前的生活就是在缓慢地拖沓她自己所剩无几的时间,我忽然就很辛酸,所以第二天一定要去看她。见面时她不能认出我,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在昏暗的房间和她从容不迫地聊天,彼此气息相闻,仿佛隐约看到年老的日子里去。人生的暮年,没有伙伴,子女远在天涯,该是多么寂寞的事情。。。
想着,泪流满面。
人生只是过程,生命无可反复。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又或者,人走了,还会有什么呢。
仅仅是不到三个季节的时间,那个我曾探望的阿姨,去了。
一个性格孤独的人,在她已知将死的岁月里,会是怎样的挣扎!
她的一生,一定是要有太多欲说还休的话没有吐露;她的一生,面对夫君和女儿的,永远都是极其焦虑的一厢情愿。女儿是盛放与浓烈的底色,其中种种,注定不解。而夫君呢,刚刚漫步夕阳却走失了另一半,那种伤痛促使他要赶紧换个生活的环境。
可是,那亡人的梦回,要放到哪里。。。
阿姨是在回家的路上仙去的,留下遗言一定要到家里看看。我们去瞻仰,音容宛在处处悲声。老友蓝羽也是索寞离落地问我,我说,亲,到哪天我们老了要走的时候,你会留下什么呢。半天无话。
昨天在网上看到哥本哈根会议的相关内容,如果没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千年后我们的文明都不复存在。
这个世界,每一种存在都有理由;这个世界,人与人,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事实,没有什么可埋怨。那么人的来去,便宛如在路上行走,出现和消失,都是那么悄无声息,轻比临渊的鸿毛。
就在转眼间,一切早已落满尘埃。。。
张爱玲是聪明的,所以她的一生也是那么的悲哀。但是她在这悲哀中也深埋着希望的种子:“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人生只是个过程,我们没理由拒绝一颗糖果,细细品味那一丝丝的香和甜。
亲爱的,谢谢你,你的探望,你的文字,你对妈妈那份深层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