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HR的自己面试心得(供求职者和面试者借鉴)(一)

(2010-05-28 10:56:50)
标签:

求职

面试

心理

杂谈

分类: 职场心理/HR心理

       我在职场的主要职业,这十多年来,是一个HR。做HR,面试是基本工作内容之一。这么多年来,面试过近千人。最多一天面谈十个人,谈到天昏地暗、头晕眼花。在之前的一家公司,给公司集团和下属公司的管理者上《招聘面试技巧》课程十余场。我在培训的时候和学员们开玩笑说,招聘中你们最要留意的是“面霸”,出入各类公司面试的人,参加各种面试技巧培训的人,看过很多面试技巧书的有心人。因为他们比你们还了解面试这个专业活,他们知道你要什么,你会问什么问题,而且都是有备而来的。而我,也可以做“面霸”了,因为我给那么多人面试过,因为我在教你们怎么看人、怎么选人、怎么找到你们要的人。

 

     曾经,我是个愿意多给别人一些的面试官:在我自己给别人面试结尾,我会很客气地指出他们在整场面试中需要提高的地方,不管是关于专业技能,还是着装发型以及一些非语言行为给我的感受,那些他自己回去悟也悟不出的的面试没被录用的原因,那些如果不加以留意会一直影响他们找到好工作的潜在缺点弱势。虽然,也被一些同行认为我是多做了,这不是一个面试官的职责。但是,我觉得这关于我对别人诚心到来、花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神的一个正常的回报。这是一种对每个来面试者的尊重。

 

   好了,言归正传。最近我自己也在找工作,最近的角色转换为一个被面试者。但是,可能习惯了讲授面试技巧,习惯性用心理学的观察和察觉力体会,所以也收获了很多面试之外的心得,这些,我想对于我以后再面试别人,再接受面试都是有帮助的,这里总结分享一下。

 

    A公司:电子商务公司,招聘职位HR总监。面试之前,我上网查在这家公司的介绍和口碑。发现很多他们在职和离职员工的不满——拖欠工资。按时发工资,这是HR工作中另一项最基本工作内容。这给我的感觉是,公司规模小,不正规,连正常的按时的工资都可能不能保障。带着这个疑惑,我去了。去的原因更是因为一直在电子商务公司的好友对这个行业的青睐。面试中,常规的问答。最后是对方让我提问的时间。

          很多人在面试时,不太知道该怎么提问题,也不知道可以问哪些。于是就微笑的摇头,没有什么要问的。这给面试官的感觉不好,起码表明了你没有想法,对我公司没有兴趣,甚至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权利。一部分人会问问上班时间、休息等,这其实问了意义不大,因为你都还不知道公司要不要你。

     我问了几个我关心的问题:

     1、这个岗位是新增设的,还是原来就有的?那么原来的岗位上的人是职位变动还是离职?(这个问题,可以从侧面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公司内部员工流动体制,当然,如果前人离职,那么就需要自己去猜测和其他途径了解离职原因了。这一定是有问题的。)

    2、请介绍一下公司的薪酬福利体系,以及公司对这个岗位薪酬的范围区间。(我想了解我开的薪酬在不在这个范围内,这也是从侧面就了解到你会不会因为薪酬开得太高而不被录用。)

    3、公司的老板对这个岗位的重视程度?最大的期待是什么?他会最希望这个新人优先处理哪三件事情?(这有点象初次咨询中确认来访者的期待和目标,以及最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了解,也从侧面知道了该公司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4、公司知道不知道有个XX网站,以及自己的员工在上面关于拖欠工资的消极评价?公司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知道我这个问题提得很敏感,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提这个问题也太“犀利”了一些,或者简直是有些“攻击性”了,但是我还是想了解,还是想知道这个HR总监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怎么回答我,就是他的态度,他老板的态度,就是他们怎么回应员工的态度,这是关系到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问题。)

    很遗憾他的回答是:“我们知道这个事情的,公司做那么大,老板资金链断掉是很正常的事情,况且只是拖欠了一个月而已,后来老板卖了一套房子后补发给大家了,又不是不发的”。

    我不喜欢这样的回答,按时发放工资是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如果因为经营情况导致有拖延也能够被理解,但是,这样的态度太心安理得了,视以为常了。有这样的态度,就一定会有再次拖欠工资事件的发生。我现在知道那网站上员工哪里来那么大的愤怒和不满了。

    在我的心里,私下的,对这家公司打了一个叉。回来对JEFF说,电子商务行业满吓人的,好的时候在准备纳斯达克上市,不好的时候又要老板卖房子发工资,这个虚拟的世界不太适合我。我喜欢实实在在的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