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城市结构和中国的城市结构不完全相同,我在加拿大和美国一共去过十几个城市,有的城市结构类似中国城市结构,政府、居民、商业、公司聚集在市中心(downtown),然后再向外辐射,比如多伦多、魁北克、纽约、旧金山、檀香山等;北美相当一部分城市市中心(downtown)只有政府与公司和少量的居民,绝大部分居民住在市中心之外,比如洛杉矶、达拉斯、福沃等城市,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市中心人多,周六周日市中心人反而少了。城市结构不同,商业网点布局也不一样,集中的少,分散的多,大型商场(shopping
mall)相当分散,没有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前门大街集中的商业区。
我在达拉斯呆的时间最长,达拉斯的商业模式有几种类型,一是大型商场。东西南北都有,比较分散,档次也有上中下之分,和北京西郊的“金源时代”差不多,吃、喝、玩、购物集一身,在北美我还没见过像北京“金源时代”那么大的shopping
mall;二是广场。形状呈半圆形,一家一家的店铺,几十家围成一个弧形,中间是个停车场;三是超市。以沃尔玛为主,也有中国店(香港超市),周围有些小餐馆、理发馆、小书店、杂货店等。中国店以食品为主,应有尽有,冷冻速食品比国内种类还多,但都是国内生产的,也有香港、台湾生产的。
美国也有跳蚤市场,以家庭为单位,在一个大的商场里,一个一个的家庭摊位,大到家具,小到饰品,琳琅满目,十分好玩。这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就好像北京的古玩市场一样,但是美国、加拿大没有什么古玩,建国才几百年。
美国还有自由市场,这是我今年去美国德州才发现的。在达拉斯郊外的一个大空场,有几间固定的简易房,其他的地方全是临时简易棚户,一家挨一家,一个通道挨一个通道,好不热闹。这里卖什么的都有,如果不看买卖东西的白人、黑人,只看货物,就像在国内自由市场一样。卖衣服的,而且有的是旧衣服;卖鞋的,有许多是旧鞋;更多的是小商品、儿童玩具,也有卖家具的,卖各种装饰物或小饰品的;卖花草动物金鱼的,卖各种蔬菜的,还有卖活鸡活兔、火鸡、小狗、小猫的。不到现场真不敢相信美国也有这么脏、这么乱、这么差的市场,土地在扬尘、叫卖声此起彼伏、鸡鸭的鸣叫声,我只是好奇才强忍着多呆了一会,我老伴早就呆不住了。千万不要觉得美国怎么样,那自由市场也是美国的一角。
美国和加拿大还有一种市场模式:家庭市场,英文叫做“garage
sale”。北美的居住条件比我们好一些,相当一部份人住的是独立房屋(house),一般家庭都有双车位车库,大房子还有三车库的。家庭市场就设在车库里,营业时间一般是周六、周日,美国人、加拿大人的家庭将自己不用的旧东西:从衣服到鞋子、从家电家具到儿童玩具、饰物、饰品等等,以低价出售。他们不贴广告,只是在社区的几个路口立上几块临时指示牌,告知时间地点,到时候就会有许多人开着汽车前来购物。不是每个家庭都搞这种市场,有的家庭将旧衣服直接捐给了教会、教堂,做一些慈善事业。我也十分喜欢这种购物方式,几乎每个周末社区里都有一两户居民摆摊开卖,不同人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裔族的商品风格各异。选购过程也很有趣,价格要比商场便宜多了,水晶制品、木制品、铜制品很吸引人,我也曾买过几件。买卖之间可以砍价,也不上税(在美国、加拿大购物一定有税款的),税务、工商也不干预,秩序井然,煞是有趣。我就想:一些中国人家庭也有许多东西常年不用,有的甚至是新的,如果工商、税务允许,在物业的协助下,利用节假日也搞一次小型交易会“garage
sale”不是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