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小学一堂阅读课引发的思考

(2006-04-24 11:32:29)

    不久前从网上看到了“佚名”介绍的美国小学一堂阅读课,兴奋与期盼之情交织在一起,久久不能平静。美国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角色上、教学行为上、教学目标上给我的冲击,让我亢奋;我期盼着我们的教师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过程中,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变革。

    我们还是先欣赏一下这堂阅读课吧。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这是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我们的小学也有《灰姑娘》这篇传统课文,在教学设计上传统的做法是这样的:知识上我们强调字、词、句、篇章、结构;在中心思想上我们让学生首先认识的是“好人”、“坏人”、“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在传统上我们把继母从来都当做反面人物,《小白菜》、《棒打芦花》不都是在鞭笞后妈吗?美国教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后妈的方法,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要守时”、“要干净”、“要爱自己”、“要有朋友”、“要诚实”的教育深入浅出,如行云流水,自然、贴切。阅读课到了收尾时教师居然引导学生向“权威”挑战,查找课文的缺欠,这是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和引导,“毛病”虽小,但对孩子的激励却是无限的。

    语文学科、人文学科的教学要给学生创造多元感悟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能只有唯一的客观标准,更不能只有教师的主观标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能只有唯一的学习方式,应当允许、提倡学生依据自己的年龄、自己的生活体验,多角度、多层面去感受这些内容,去认识、思考这些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是多元的,价值取向在保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前提下也应当是多元的,那么学习结果当然也是多元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从过去做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这不是个方法问题,是教育理念问题,是价值取向问题,我希望《灰姑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