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唤贵族精神 (二)

(2008-01-04 11:41:35)
标签:

杨卓舒

大众

贵族

王府井

标致

杂谈

分类: 对话卓舒
   富足并非贵族精神的“阶梯”

  《胡润百富》:没错,精神贵族的“富有”并不依赖于金钱。但是我们似乎又难以回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人不是有了一定物质基础之后,才更多思考精神生命的价值,很多企业家不都是如此吗?

  杨卓舒:这个不能否认,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但这个存在不能仅仅停留在富足前提下的思考和追求。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存在,有贫困者的精神追求。一个老人靠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抚养了几十个孤儿,他就是精神贵族。一个老妈妈八十有二,一直靠捡破烂照顾着自己六十多岁瘫痪在床的儿子,天天坚持煲一锅药,虽然有着伦理意义上的亲情,但她也是精神贵族。这些故事都是感天动地的。

  如果我们否认很多人是在富足基础上才有了向精神高地探索的欲望,这有悖于存在决定意识;但如果仅限于此,贵族的成长之路似乎就只能是:先富而后再养成贵族精神。但在欧洲这些历史上,贵族产生的道路上并非如此,很多在战场上的勇士本来就是一介农夫,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奋不顾身,战功显赫,伤痕累累,有的家族几乎死绝,幸存一人,于是成为了贵族,而并没有把富足作为贵族之路上的阶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何怀抱使命和责任的“匹夫”就是精神贵族,我们从来没有讲“天下兴亡,富人有责”,因此第一价值标准就是谁能为民族、为苍生不惜身家性命奔走呼号,谁能为其奋斗一生,谁就是真正的贵族。

  至于成功的富人阶层,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探究生命的本源,当然也算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应该让所有的富人都懂得追求自己的精神高地,懂得真正的快乐,走向精神财富的获取之路。但即使有了一个精神的高点,也不能忽视甚至轻视那些在平地或者丘陵上行走的人,因为他们同样在向着高点进发。何况有了这种精神追求,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贵族精神。这犹如把“高尚”滥化,似乎穿名牌,过时尚生活,开好车,住大房子,打高尔夫,登山,于是就“高尚”起来了,凡是能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高尚。

 

  《胡润百富》:捐助社会也需要钱,不也是高尚的吗?

  杨卓舒:捐助可能是高尚的,也可能不是,不能一概而论。这是有前提的,捐助首先应该是纯真的,因为“君子不市恩”,如果说捐了钱之后,再以此谋取其它头衔或者好处,那就是小人,就不高尚。

  贵族精神、高贵、高尚等这些价值,已经被扭曲了。所以越是具有向精神高地进发的追求和信念,就越应该正确审视自己,一旦把自己当成了精神贵族,习惯了貌似高贵的“装裱”,精神反而可能走在南辕北辙的路上……

  在一些发达地区的所谓“贵族学校”,几十万元一年的学费,学生生活的套间、空调、洗衣间、洗澡间样样齐备,那么如何令学生奋发向上?如何懂得心怀天下苍生?何以成就贵族精神?这与西方一些贵族学校,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十分艰苦、严格的训练,有朝一日才可能养成贵族精神。

 

  《胡润百富》:所以真正的精神贵族,并不是那些隔绝于普罗大众,栖居于自我“高贵领地”的人,或许在最不起眼的市井之中,也到处存在贵族精神的闪光,就像你前面所举的那两个例子?

  杨卓舒:是的。比如一个卖茄子的菜农,本来一元钱一斤,可是我不知道当天的行情,在你赶早市的时候,卖给了你两元一斤,等你走以后,我发现其他人才卖一元一斤,我就会为此忐忑不安,明天早上我会努力寻找你,退回一元钱。比如我擦皮鞋的,擦一双鞋一块钱,你不给钱那万万不行,我不能白给你劳作,因为我得养家糊口,也因为你穿得起皮鞋。但你随意给很多钱,让我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也断不为、断不做。我是小商贩,但却是高贵的。

  又比如我是为别人看家的,房东出国了,保险柜密码给了我,钥匙也给了我,里面放多少钱你并不清楚,每个月只给我2000块钱,那我每月必取这2000元钱,多一分也不拿,哪怕你十年不归,百年不归,我会代代等着你,让我的后人继续等候。

  又比如我开当铺,你曾经把价值连城的珠宝当给我,因为家境遇到突变,人一去就再不回来,而你所当之物价值高于档值百倍、千倍,是,从法上讲死档归当铺所有,但其巨额令我断不能接受。于是,我等了你30年,生命行将终结,我的当铺还在那儿,那么我会交代子孙去天南地北寻找你。即使一代等不到,我家也不再做当铺,那么我的子孙仍然还要继续寻找你的后人,把东西还给你。即使我家倾家荡产,也绝不动你的东西。

  这就是典型的精神贵族,所谓“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而现在很多权贵之子,凭借老子的权势,成千万上亿地捞,这种人即使穿着金缕玉衣,也注定“高贵”不起来。

  我讲这些是想说明,任何普通人都可以成为精神贵族,贵族精神的价值恰恰就在这里,它不是少数人独有的,而在于任何一个人想拥有就可以拥有,没有拥有是因为不想,犹如佛家所说的立地成佛,基督教讲的惹人尽可为上帝。

 

  以平民心态养贵族精神

  《胡润百富》:不是也有说法,贵族精神需要几代才能养成吗?而且历史上很多典型的堪称精神贵族的人,表现往往都是特立独行,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最后还不能得以善终。或许他们的精神气节值得大众敬仰,但似乎很难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进入民间大院,成为普罗大众追求、效仿的对象?

  杨卓舒:如果将一种信念深入血脉,的确需要几代人的精神滋养,但是由于社会和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换,所以还在乎当下任何一代的自我修炼和教化。另外,贵族精神的价值恰好不在精神贵族本身,不在乎少数人本身,而在于它能够成为大众行为的楷模,成为一种垂范,并且可以切切实实为大众所接受。照做者因为能感到愉悦、快乐、幸福和圆满,所以它不是虚妄的,不是浮华的,不是伪饰的,不是作秀的。即使社会中仅有少数人能成就贵族精神,比如做到了90分,那么效仿的人如果能从30分变成50分,那不也是人类精神的进步吗?

 

  《胡润百富》:这也就是说,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其实注定是一种普世性的价值,一种能够普照到所有生命个体的光芒,而绝不是仅仅照耀了某些社会阶层?        

  杨卓舒:可以照耀到所有的人,并且让所有人都能同样发光,才是其价值所在。

 

  《胡润百富》:所以我们今天谈的“贵族精神”的问题,说到底绝非小圈子的“贵族话题”,其实原本就是平民话题?

  杨卓舒:如果贵族精神不能平民化,如果它只是少数人的精神现象,对社会进步就没有任何意义,那不就是自恋吗?现在恰恰很多“自我感觉很有品味”的白领人士,津津乐道于所谓个性化的时尚生活,没有任何高贵的精神价值追求而一味沉迷于小资情调,在盲目优越感和自恋情结的自我熏陶下,也时不时以精神贵族自居,真是令人贻笑大方。因为缺乏平民心态的自省,所以会有“优越感”,因为有“优越感”,所以难以养成真正的贵族精神。

 

    《胡润百富》:或许这也体现了媒体的悲哀吧?大家都在拼命渲染着这种氛围,唯恐自己被时尚所抛弃,而它们对公众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何况人的内心孤独感已经很重了,只好在心灵表层涂抹一层时尚润滑济?

  杨卓舒:中国有句话叫做“每思灾民面有菜色,便无尽哀伤,恨不能割双股之肉以饲之”,这种情感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是发自内心的。今天社会的各种灾难其实并不少,资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年代都能更真切地闻之视之,当然为之扼腕的也还有人在,但是却罕见来自公众的普遍悲悯的眼泪。

  一个风雪天遭遇到车祸的人,在路边苦苦跪求,几百上千辆车呼啸而过,如果有一个人停下来,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在王府井抓小偷的人,被扎了七八刀后,血流如注,同样跪在那里,在芸芸众生面前眼睁睁流血而亡,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被标榜为道德榜样的人吗?肯定有的,但这些人是把道德教别人听的。

  贵族精神的价值在于让全民变得高贵起来。如果贵族精神不能成为大地上的文明最重要的标致性特征,即使全天下的城市、乡村都充满沁心怡人的时尚情调,歌舞升平,那么民族的精神也难以健全,也无法掩盖世间无处不在的悲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