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义老师点评《咳》
(2018-10-21 12:53:03)
标签:
安琪咳灵感的一次性写作陈仲义伊沙 |
分类: 人论安琪 |
《咳》
安琪
咳
咳咳
咳咳咳
咳咳咳咳……咳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咳……咳咳……咳……咳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咳
咳
咳
2018-4-3
安琪:2018年3月提出并搜集了与“灵感的一次性写作”有关的诗歌文本,在“极地之境”微信平台做了推送,并在北京两所学校做了讲座,听众们都被这些诗作的新奇所打动。“灵感的一次性写作”是一种诗歌理念,也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诗歌写法。我也在“灵感的一次性写作”的理念支配下,从最初的无意识写出《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到有意识地写出《2018年4月13日晨,平生第一次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观音山》和《咳》。《咳》这首受到了伊沙《结结巴巴》的启发,用疾病写疾病,只是《咳》推到了极端。一开始觉得有些刻意,没敢公之于众。昨晚失眠,咳,想到诸病唯有此病可如此表达,不免认为此诗也有存在理由。遂发布。请教方家。(2018-4-5)
陈仲义:《咳》不错,可以成立,突出能指滑动,且与所指、图形、排列组合一体。类似这样的“后现代”可在多个层面展示各自的唯一性。将来,将各自的唯一性汇成一集,比如40首。但得防止滥。一滥就类型化了。(2018-10-20)
安琪:谢谢陈老师认可《咳》。私下也是有想,若数量够,可编一本书,目前正在收集文本中。(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