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文学》2018年1月,“新经典导读”之吴投文读安琪《极地之境》

标签:
特区文学吴投文安琪极地之境新经典导读 |
分类: 人论安琪 |
极地之境
安琪
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
朋友们陆续而来
陆续而去。他们安逸
自足,从未有过
我当年的悲哀。那时我年轻
青春激荡,梦想在别处
生活也在别处
现在我还乡,怀揣
人所共知的财富
和辛酸。我对朋友们说
你看你看,一个
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
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
它的光芒刺痛
2007年
出走与皈依的纠结
吴投文
在安琪的诗中,《极地之境》可能算是一首比较好懂的诗歌,诗歌的主题很容易把握,是一首还乡之诗、皈依之诗、救赎之诗。在这首诗所打开的空间中,还乡是一个起点,却永无终点,即使暂时归来,也是再出发的起点。诗的起句“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表明诗人已经归来,现在与过去相对,故乡与远方相对,这是一个游子的归来之歌,其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绪。一个月是诗人在故乡停留的时间,但诗人的内心实际上并不安分,在筹划一次新的出走。然而,这又是非常珍贵的一个月,朋友们陆续而来,陆续而去,这里有热闹,也有寂寞,不管是来,还是去,似乎都有某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些朋友们过着安逸的生活,满足于目前的稳定状态,他们不被生活中的冒险和精彩绽放所诱惑,也从来没有诗人当年的悲哀,他们也不理解诗人当年出走的选择。
这里,安逸与悲哀,时间和空间、过去和现在、痛苦与快乐、成功与失败呈现出两种生命状态的对照。然后,是一个回放性的镜头,展示一种青春的生命历程。“梦想在别处”,“生活也在别处”,这实际上是对过去青春生活的萦怀。“别处”并非现实状态,而是理想状态,是诗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形式。这种“别处”生活既是诗人的收获,同时也是一种失去,“现在我还乡,怀揣/人所共知的财富/和辛酸”,诗人似乎有难言的疲惫感,也有隐隐的自豪,在财富与辛酸的后面,包含着一种从生命深处浮上来的惆怅感。这是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在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里,包含着一种深切的悲剧意识。
在诗的结尾,诗人对自己的朋友们说,“你看你看,一个/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它的光芒刺痛”,这一笔出其不意,也非常感人,这首诗的沸点也在这里,让人在感动中陷入沉思。还乡对诗人来说,并非只是从空间位置上返回故乡,更是一种心理与精神上的皈依,但诗人再次出走的内心冲动并没有平息,诗中交织着一种出走与皈依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是一种诗性生命形式,不安分的灵魂恰恰是创造的源泉,生命的丰富就包含在创造之中。另一方面,这也是一首救赎之诗,出走与还乡实质上都是救赎之途,生命在救赎之途中创造出不竭的诗意。
值得提到的是,诗中的叙述性因素处理得特别好,与抒情性因素结合得严丝合缝,没有露出半点破绽。这是一首很耐读的抒情诗,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比较克制,虽然不能说是零度抒情,但确实写得比较内敛,在冷凝中显示出一种内在的热度。

吴投文:1968年生,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发表论文与评论一百五十余篇,出版有学术著作《沈从文的生命诗学》和诗集《土地的家谱》等。发表诗歌三百余首,入选多种诗歌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