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说》2016年总第8期

标签:
第三说诗歌民刊安琪康城福建漳州 |
分类: 第三说 |

《第三说》2016年总第8期
目录
序言
诗歌是秘方/张左
辑一/诗群
我一直在这里/林程娜
写作状态/冰儿
默剧场/燕窝
撵灯记/张左
全家安康/落地
恍惚/辛泊平
东门屿/刘歌
禅诗练习/荆溪
春天的苔藓/朝晖
夜臆/温天山
取出人间烟火/许建鸿
三点论/格式
偶像塑造/江浩
检讨书/康城
美学诊所/安琪
辑二/论坛
夜行/牧斯
节气之诗/刘泽球
夜谈乘以啤酒计划/阿翔
酱园街忆旧/育邦
风是一把生锈的刀/猎人
东山岛,把梦种在海床上/陈客
别动,车/佳佳
会计不记得哥德尔定理/三千
嘀咕/杨勇
酒后/雪克
比喻/左刀
辑三/文论
“诗与理解力为敌”之辨析/燕窝
朱佳发的油菜花地——写给佳发诗集《寮子背》/康 城
想起“拙朴”这个词,想到7点/荆溪
是你需要故乡而不是故乡需要你/安琪
主编:第三说诗群
本期责编:安琪 康城
封面设计:张左
内文版式:不识北
扉页及封底书法:朝晖
内文插图:刘歌
封面封底图:安琪
——————————————————————
序言
诗歌是秘方
张左
因为说不出,所以要练习说。
话说:“字生出字,生出词,词生出一句话,生出段落和文章”。有人立马跟着一句话反驳过我,“语言能生吗?”我说,千万别忘了,我们的语言是母语。母语嘛,就是能生的。
虽是不经意的对话,但说成为了一种介质,一种思维。这往严肃里面说了。
第三说,于我,确实一直围绕与聚拢的。因为说出了新的思维,方式,说出了剥离于日常的某些定势。从认识第三说的“始作俑者”安琪、康城等人,在“第三说诗歌论坛”,大学那几年度过了这个国家在互联网方面最原始的美好。那些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字体,深绿树状的方式,也成为一种可以镌刻的记忆,也在此可以遇见辛泊平、燕窝、冰儿、朱佳发等等一批大侠,也得以与落地、梁辰等同龄诗友一起。康城为这个阵地付出许多,大家之间,他就是磁铁。后来他曾托付我们年轻三人,却无添砖加瓦,倍感汗颜。
论坛已经成为沉石。因为互联网大树也在生长。推特、微博、空间、微信…诗歌也在浪潮中,也在找它最舒服的时代乘具。所以说,说也是会生的,更新换代。诗歌只是秘方。
第三说,是“中间代”同志们拉起的孩子。这些氛围,是一个人在业余中孤立无援的时候,最好回归诗歌的信物。让我们不丢弃,不放弃,不掉队。让说延续,专业的“纸质”,成为一种解饿的营养。
最近,遥听《第三说》要赶脚,改进表达方式。有家庭就是好,基建好,装修也要跟进。缅怀和瞻望一样重要。
让说继续,随着树龄的生长,触须也就多了。期待未来的第三说,能说出更多的主题,分泌出一些花果香,这些芬芳带着颜色:紫的,绿的,橙的, ……时间到,我只说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