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手记26】《再见,鲁院》

(2013-04-26 21:22:42)
标签:

安琪

鲁19

孙吉民

文化

分类: 安琪随笔
《再见,鲁院》
安琪

2013年4月26日,传说中的最后的晚餐终于到来。
这是历届高研班最痛苦的一次聚会,也是必然抱头痛哭的一次聚会。走进地下一层灯火通明的食堂,往日冷清的白色桌面铺上了淡黄的桌布,大家各就各位,女同学都精心打扮,一时有着仿佛迷梦的绚丽。越是这般繁华,越衬托出终究要到来的别离之伤感。我看着这一切,心酸,眼酸,我告诉自己,决不能让第一滴泪流下。
一盘盘佳肴端了上来,很快就上到水果这道,但大家无心用餐,各自举着酒杯互道珍重。突然间我看到班主任孙吉民老师泣不成声大踏步离开他和同学们聚集的那桌,来到鲁院老师这桌平息心绪,我拿着相机想拍下孙老师这一刻但陈涛老师摆了摆手,自己想想也于心不忍,遂作罢。我们都走过去拍拍孙老师的肩膀,不知如何表达感情地看着满脸通红的孙老师不断用纸巾擦拭着他继续奔流的泪水,想不到在这个一定会有泪水的晚上我第一个看到流泪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孙老师。
李见心告诉我,崔健哭得也很厉害。我转头看去,这个来自天津的80后姑娘果然正在嚎啕大哭。那边,赵燕飞,马艳琳,刘慧敏诸位也都脸挂泪痕,男同学中来自广西的杨仕芳也是呜呜地哭。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忍住这第一滴泪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我很想继续在鲁院听众多名家讲课,安静地在一人一间宾馆式的房间里读书写作,但终究是结业时间已到,终究是要离开的。
那天在诗歌朗诵会上主持人苏兰朵在为李一鸣副院长报幕时是这样说的:这几日班里同学经常在外聚餐,男同学 说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女同学说自己喜欢的男同学,其中有一些女生说,我们不喜欢我们班的男同学,我们就喜欢李一鸣老师。那时我就想,如果我上去朗诵,我要这么说,其他女生喜欢李老师,我喜欢的可是孙老师。
说起来1974年出生的孙吉民老师比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年轻,似我这等1969年出生的人看孙老师就像看自家的弟弟一样,但偏偏是这样一个弟弟模样的人却因为担任了班主任而有着异常细心的对全班同学的关照。记忆最深的是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孙老师都要苦口婆心交代一连串注意事项,诸如手机要充好电以便随时联系,晚上睡觉不要吸烟注意安全,外出要有两个人,等等。其实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被孙老师如此不放心地叮咛又叮咛,除了感动,实在不知说什么。
孙老师特别谦和,讲话脸上总带着笑意,嘴角微微往上翘显得特别可爱(因为都家住通州的缘故,我们一家和孙老师一家曾聚会过,我看到孙老师三岁女儿有着和他一模一样的五官和微微上翘的嘴角,感到遗传真是神妙),如果放在家里他就是弟弟,可是在鲁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他就自觉地把自己当成长辈一样关爱着我们,事无巨细操心着我们。两次社会实践,无论到哪里,他和温华老师总是守在最后等我们都上车了他们才上车,生怕我们丢掉一个。这个细节同学们一直铭记在心。
八点半,晚餐结束。一班同学呼朋引伴又到外面下馆子去了,对外地同学来讲,这个晚上注定要无眠,用诗人食指的话说,这是最后的北京。而我,在清理得干干净净的504房间里(先生下午已经帮我先行把四包物件运回家了),打下如上文字,这一瞬间,我终于没能忍住的泪水,流了下来。

                                                          2013年4月26日。鲁院504
【随手记26】《再见,鲁院》
2013年3月2日,来自山西的王国伟(左)和曹向荣(右)在开学仪式后和班主任孙吉民老师合影。
【随手记26】《再见,鲁院》
2013年3月,在西柏坡。朱朝敏,安琪,苏兰朵。
【随手记26】《再见,鲁院》
2013年3月2日,开学仪式后同学们和铁凝老师合影。左起:杨秀玲,曹向荣,周文琴,朵拉图,苏兰朵,铁凝,祝雪,安琪,刘慧敏,王妹英,江北。
【随手记26】《再见,鲁院》
在黄帝陵。
【随手记26】《再见,鲁院》
在现代文学馆看画展。刘慧敏,李见心,安琪,毕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