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第五期周末读书会会议稿

(2013-02-25 16:48:05)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论安琪
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相关评论都做了阅读,谢谢你们!

张德明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下中间代以及陈陟云、安琪、黄礼孩几个诗人!

任飞燕:我们已经感觉到,任何东西,只要经过安琪的大脑,再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变成诗,进入她诗歌的织锦。如果换成一种其他的表达,它就可能只是一钱不值的新闻或者别的什么。比如,一张开会的邀请函,诗人一字不变,只是另外加上一个标题,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织入诗歌。《轮回碑》第十六章,就是如此,诗人仅仅在邀请函前另拟了一个标题进入历史的通行证,立刻就使之发生创造性的转换,而获得了诗的本质,具有了诗歌丰富的象征与暗示意义。首先,此一标题,具有深刻的反讽意味。此处的历史自然指的是文学或诗歌史。进入这个历史,是所有诗写者梦寐以求的事,但何以一张小小的邀请函就成为进入历史的通行证?这表明诗歌内部的某种体制化、官僚化到了何种程度。尽管诗人此时获得了这张通行证,她在因为体制的接纳而庆幸的同时,内心深处难道不是一种凄凉?其次,作为一首长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仿佛人体上的肚脐眼,标志着诗歌的有机体与外界的血肉联系。在此即是诗歌与现场的对接点。

靳帆:词语私奔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往往发生一山放过一山拦的事件。词语私奔的过程就是词的梦想实现的过程。词的梦想不仅超越了词的现象学层面,而且也超越了词的意义学层面,既不是纯粹的修辞,但同时又拥有精神的向度。安琪说,精神能制造语言。由此可见,任何一首诗,都应是精神的修辞。

王军昌:在她的诗歌中体现出了强力的特征。她的《轮回碑》,令我惊叹。我甚至难以想象,这篇体现着强大的现实载力和消化力、文体杂糅的巨制,竟出于一位年青的小女子之手。(这或许有点男权话语的味道。)这首长诗的难度很大,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知道,艺术上的拼贴与通俗意义上的堆砌有着怎样的距离。

陆慧君:  诗人是敏感的,她善于从细微之处捕捉情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她为心灵而作,蕴含了诗歌的理性,为我们隐蔽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诗人也是敏锐的,她懂得如何触动读者的心,如鹰般锐利的目光,一下子穿透了心灵,她用诗歌俘虏了我们的心。她就是诗人--安琪。

七月了,你在灯下发短信,你在想我

在重新开始的七月你在很近的村庄发短信

想我,身旁的竹凉席印着你和你的影子

很近的桌上日光灯就要炸裂

你在发短信,想我,像房东在想她的房租

---------------安琪《七月开始》

这首诗看似写对方,其实是在写自己。写对方发短信等一系列的动作,你在想我,只为表现在想。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更好而又巧妙地表现出诗歌的主题想念。诗歌小说化,将语言与情爱巧妙联系,作者费了一番心思。这首诗歌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相似。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黄映艳:每写一首漫谈,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读一首诗歌,都怀着新的心情。安琪的开始把我们带到了七月(呵,想到了《诗经》中的长篇铺叙诗《七月》,那首古典诗,一如安琪的这首,极具品读价值。)

陆慧君:安琪《七月开始》的最后一句像房东在想她的房租,俏皮,让人出乎意料,却点明了爱情还是不能逃离现实。理想与现实中的爱情始终有差距,如同房东与房租的关系,两者是不对等的。

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一脉相传,但却有着各自的特色。陈陟云的诗歌用古代的人物,表达现代的主题,诗歌中蕴含着古典美。我们知道,海子与陈陟云是同学,两者的生活背景与理想都不同,因而他们诗歌的风格也大有不同。但至少有一点,他们还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者。陈陟云的诗歌中透露着浪漫主义色彩,海子也一样。

 

飞燕:其实,在《七月开始》里,炽热的不止是高温的七月,更是诗人悱恻的情愫。且看:

七月了,你在灯下发短信,你在想我

首句点明主题,时间、地点、人物同时具备。发短信,想,不止是安琪如此,安琪的如此,想必大多经历爱情的读者,都有这样的情景。

在重新开始的七月你在很近的村庄发短信

颔句是对首句的阐释,与细化。重新开始,韵味悠长,暗合卷土重来,操旧若新之意。很近的村庄,未必是真的近,或许是一种心理感觉,心近则地近;心远则地远。天涯可以咫尺;咫尺可以天涯。最熟悉的人,因为一个转身,也可以变得陌生;最陌生的人,因为一次默契,一次牵手,亦可以变得熟悉。

想我,身旁的竹凉席印着你和你的影子

颈句写景,新颖别致,竹凉席以及竹凉席上的影子,多么真实,仿若看见了那景一样,其实,这些都是出自诗人的臆想。

很近的桌上日光灯就要炸裂

胸句写对方也写自己。以来表达,视角切换,类似于互文修辞,是一种颇为高妙的手法。日光灯就要炸裂,燥热的夏日,思念的温度,近乎沸腾。

你在发短信,想我,像房东在想她的房租

尾句是最为精彩的一笔,它催生了月华很多诗情。在情诗滥觳的当今诗坛,诸多意象因一再书写而倍感陈旧,安琪以陌生化的比喻推陈出新,可谓独树一帜。房东房租的选取,虽陌生,但不艰涩。且能从侧面反映到诗中人物的生活环境。

林结珍:诗是诗人人格的内在表现。初读陈陟云的短诗时,真有海子诗歌中的大地哀歌与精神重力。仔细一读便又有朱湘诗歌的味道,一首诗,告诉我们不是一个故事,一点感想,应当是一片霞,一团花,是那么细碎而又那么整个的美。然而诗人陈陟云将自己的处境和状态,定格为难以言达之岸”——也就是在生命深海中的一种缠绕和困顿的梦呓。本文便试图通过对陈陟云诗歌中对死亡意象不断叩问,来探寻陈陟云诗中的那种难以言达之岸

通过初步统计我们可以看到:陈陟云诗集《梦呓》收录的76首诗歌中,其中有30首涉及死亡的灰色意象,出现死亡字眼28处,如果加上枯萎灰烬”“骨灰等具有死亡意味的字眼则达到70多处。而与他同时代人海子诗歌的死亡气息也很重,而他没有像他大学时代的同窗诗人海子那样,用同一个身体去生活和写作,去扑向自己的语言和命运,而是如此从容地穿行于河汉两界,从容地走到了中年,从容地出入他的黑夜和白天——他的法官生涯属于白昼,那是法律的世界,为一手拿天平、一手拿宝剑的朱斯提提亚所掌管;而他的夜晚则属于缪斯,属于他常常无眠的自己,还有一支鹅翎妙笔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可见探寻死亡意象对于阐释陈陟云诗歌是相当有意义,这不仅能揭开难以言达之岸的神秘面纱,而且还能领悟到海子与陈陟云诗歌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何鹏珠:陈陟云诗歌质地很软,给人感觉像是库尔勒的香梨,落地无声,但却又晶莹剔透。就连写爱情时:

那时,他是一张新鲜的纸,洁白,脆薄

有着青草的味道。飘过时

她俯身,在捡与不捡之间,动了三下指头

便是三十年

时光的铜锈落满她的两颊

重逢时,他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坚韧,厚重

却被沧桑挤皱,被风花雪月压下深痕

她眯起眼睛,恍惚间,眨了三下眼皮

又是三十年

时光的补丁遍布了她的脸

她扳动念珠,如扳动源源不绝的憾念

窗台,一张灰黑的纸轻轻飘临

伸手而接,满手灰烬

——《一生不变的爱情》

来说,这种老爱情都让他们参悟着面对死亡的义无反顾,把他们终身不渝坚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很注重细节描写,动了三下指头眨了三下眼皮洁白、脆薄坚韧、厚重足以体现了男人的成熟与女人的矜持,构建了爱情的理性尺度;而两个前后三十年则筑造了爱情的时间跨度,这种现实与梦幻的交错,让理想的爱情活跃了起来。正如张清华在序言中所说,对爱情的书写,往往与他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对人性和心灵的拷问发生着重合,而这使得这些暧昧的情感获得了更有意义的扩展和提升。我想也许这便是诗人眼中期盼的爱情旅程

黄映艳:黄礼孩的诗歌相对于一些史诗型野心勃勃的写作,我觉得更有价值,他诗行中透露出的谦卑,关注生活最低处的细节,在我看来反映了一种可贵的生活和诗学态度,这一切恰恰印证了福楼拜所言:善良的上帝在细节中。
  我无从知道诗人的童年有没有乡村生活的经验,但在这本诗集中处处可以看到乡村和大自然的气息,这种清新的气息无所不在,甚至弥漫到被浓雾笼罩的都市,宛如一阵晨风,吹散了现代文明带来的另一种污浊。树叶的耳朵、埋伏在脸上的花朵、野生的麦子和寂静的蜂鸟……奇妙地围绕在一个身处喧嚣闹市的诗人身边,诗人对它们的热爱并不是游客对于风景区的新奇,它们也并不仅仅是外在于诗人的观赏对象。诗人之所以钟情于它们是因为这些事物不需要什么人去纪录,是因为它们和诗人一样共处于一个世界,分享着生命的快乐和尊严——它们存在着;是因为诗人知道:再小的昆虫/也有高高在上的快乐。

赵院长:时至今日,中间代已然成功获得了在当代诗歌史上的身份证,它的意义在于使得一大批被文学史忽视或来不及注视的诗人集体发出诗歌的声音。然而,这种大合唱并非有着同一的调性,而是多音齐鸣的。正如中间代概念的首倡者安琪所言,中间代只是一个代际概念,而非一个流派,它指的是众多生于六十年代而没有被归入第三代的优秀诗人。被这个命名所聚拢起来的诗人们,并没有统一的艺术风格,而是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精神趋向、艺术趣味,甚至迥异的诗学主张和追求。或者说,虽然存在着中间代诗人,却没有可以统一指认的中间代诗歌。这个被冠之以中间代诗人的群体是由众多的这一个诗人组成的。而要了解这一个诗人,惟一的途径,就是进入他们的诗歌文本。在这个不断提速的时代里,诗歌写作的确需要一种的精神,来观照生存中不为时代的车灯所照亮的角落,探摸语言和生命磨砺所产生的体温,而作为诗歌的读者,也同样需要一种,让我们安静下来,耐心地读一首首诗,领受诗歌的赐福――这是对诗人的尊重,更是对诗歌的尊重。

谢书记:是个对于我们生活、人生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尤其是现在这个快餐文化时代。拥有一颗诗歌的心,就拥有了一个适宜生活的前提。诗歌是人类情动于中时最好的宣泄方式,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和追求,只要人类有感情、有憧憬就有诗歌。今晚你们的发言很精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希望继续努力,当然,也算是为下周的周末读书会预一下热,期待你们更好地成长!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