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颇具阅读挑战的人物传记——读张翼新著《柔韧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

(2012-10-19 11:56:21)
标签:

张翼

俞敏洪

新东方

安琪

文化

分类: 安琪文论

一本颇具阅读挑战的人物传记

——读张翼新著《柔韧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

文/安琪

 

这是一本与想象中人物传记有着不一样面孔的书,它融经济、社会、哲思于一体的书写模式使阅读变得更像一种智力挑战,想要用休闲方式一目十行读完此书似乎有点困难,因为本书主人公俞敏洪的传奇人生本就不是一目十行的阅读可以对等的。我们最初对他的记忆是,农家子弟,三年高考奋力考上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留校任教,六年后辞职自主创业创办新东方学校,迄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已在美国上市,并在全国48个城市设立了54所学校、6家产业机构、47家书店以及500家学习中心,累计面授学员超过1500万人次。

由此继续推进,这本书的写作建立在读者对新东方这三个字所构成的著名品牌毫不陌生的认知感上,它的读者群是这样的,无论你有没有在新东方接受过外语教学,你生命中总会有与新东方发生关系的可能,也许你儿子你女儿你哥哥的儿子你妹妹的女儿……总之一句话,只要你的亲人有求学念书的,他们必定会在某一天走进新东方,接受神奇的外语培训从而考取托福留学,或者在各种需要职称评定的关口因为到新东方恶补外语而获至顺利通过。这就是新东方!

诚如俞敏洪所说的,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当大家想跨越人生的长河之时,河面太宽、水流湍急,一步跨不过去,这时在河里投掷一块大石头,垫一下脚就过去了。新东方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语言教学,把一部分信奉“语言就是力量”的人渡到彼岸,然后再渡回此岸。

无论渡的人信奉不信奉“语言就是力量”(主要是英语),至少彼岸和此岸的岸主是信奉的,看看那些考研考博因为英语而止步的(无论他们专业多么优秀)就知道此言不虚。只要汉语没有取代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新东方的垫脚石就是永远必须的那块。捧读此书,我们能产生的联想并非励志所能概括,其中关涉的教育理念,国有和民营的运作模式,都令人回味。譬如书中写到这么一件事,在新东方,教师薪酬和他(她)的授课质量是成正比的,而在高校,哪怕教授的学生都跑到讲师的课上听课了,教授的薪酬还是一分不少,而众所周知,教授的薪酬远远高于讲师。这种涉及体制弊端的问题今日依然如故。

阅读本书,我注意到作者埋下了许多伏笔,也可以说,本书是以后若干本书的导火索,从人物来看,与俞敏洪、与新东方密切相关的新东方三驾马车之王强、徐小平,他们的人物个性均十分鲜明,他们与俞敏洪、与新东方的爱与纠葛,均可铺陈开来另为一本人物传记,这三个同样走出北京大学的师友他们在共同经营新东方过程中产生的和谐与碰撞其中含有什么样刻骨铭心的现实与理想的梳理与冲突?他们共同的追求与各自的秉性差异所代表的那一个群体的人生走向,这些,都将是异常丰富的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我所说的埋下伏笔从事件来看,新东方从成立至今20年来经历了艰难创业、成功立足、内部内讧、跨国官司、海外上市,可以说,凡民营企业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新东方也一一经历,期间几次面临崩盘险境,但新东方终究没有重蹈巨人集团等民营企业的覆辙,其成功涉险的经验值得独立成书放大细节,以资同类民营企业借鉴,我以为这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功德事。

本书是作者张翼跟踪采访俞敏洪和新东方历时8年的心血之作,作为资深财经记者,显然张翼有太多资料在手,太多感想在心,当他形成此书,他倾尽8年观察所得于一书的愿望使这本人物传记显得庞杂而深奥,这是我开篇所述本书无法一目十行的原因所在。无论如何,祝福俞敏洪,祝福新东方!

 

                                              2012-10-19,北京。

一本颇具阅读挑战的人物传记——读张翼新著《柔韧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

《柔韧有“俞”——你所不知道的俞敏洪》,张翼 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价:39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