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顾北诗作《我的咖啡永远等你》

(2012-07-02 16:37:20)
标签:

顾北

咖啡

陈希我

安琪

文化

分类: 安琪文论

他写出了中年生活的空虚状

——读顾北诗作《我的咖啡永远等你》

文/安琪

 

每当我读到顾北成熟流利的先锋文本时我总是很想探究他的写作背景,这个2006年异军突起的福建诗人,在我福建时期的诗歌记忆里确乎并不存在以至我一厢情愿地把他认定为1980年代出生,事实却是,1960年代出生的顾北其实是在1980年代开始写诗的,然后因为这样那样原因停笔,直到新世纪才重新复出。这批人曾被以“新归来者”名义聚集,但在我看来,“新归来者”的归来和当年艾青们的归来性质大不相同。艾青们的噤声一是迫于恶劣的政治环境(其中许多诗人被流放发配,完全没有创作的可能),二是噤声前均有经典诗作为世人所知。由此我们就能明白何以“新归来者”提出后诗界反应平平,客观地说,这些诗人大部分应该叫做中年写作(不好意思,请兄弟们原谅),即,年轻时出于青春期冲动写过一阵,因为缺少继续写作的动力后停笔了,人到中年酒足饭饱衣食无忧后恍然觉得精神有一点点……空虚?遂拾起诗笔。

也许这样的描述有点刻薄有失温文恭俭让,其他诗人会否生气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仅是,顾北是不会生气的。后现代有言“怎么都行”,放在顾北则是“怎么说顾北都行”,这是顾北让人放心之处,也是顾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处。与顾北交往越深便越会发现,“物”与“己”固然不会让顾北“喜”与“悲”,但诗歌却会。每写出一首诗,顾北便会敲锣打鼓恨不得全世界的诗人朋友都到他的博客参观,他的锣和鼓就是短信、纸条或留言。顾北此时的心态完全就是刚着了诗道的年轻人,那种幸福、兴奋和自我感觉良好劲。顾北的诗歌语言撒得开收得住,间或还夹杂一些戏剧道白譬如——

退休的将军上场:喳喳喳,呔/来将通名,战争所为何事呀

由此句回溯细究,方知顾北出身于闽剧世家,其父其姑均为闽剧剧团名角,自小便揪着顾北耳朵背诵闽剧经典手抄本,间以压腿、空翻等戏剧基本功训练,明显要让顾北子承父业。成年后的顾北也真差一点进入闽剧团,终因一点小小差池拐进了公务员行列,产生的严重后果便是,相貌也由堂堂小生拐进中年发福,幸亏有诗歌由内到外养颜养气,我们所看到的顾北的“福”因此便有他的可爱之处。

顾北的可爱首先在于他的率性,他几乎是一个完全不“装”的人,他的诗也因此想到哪写到哪,顾北不为主题而写作,但也绝不为反主题而写作。在我看来顾北写出了属于他这个阶层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如前所述,他们,人到中年,工作稳定(意味着工资稳定),儿女成才(意味着后顾无忧),那么现在他们干什么呢?除了把工作做好,他们拿闲散的时间去干嘛?郊游、交友、咖啡茶叶和酒,就是他们的业余生活了,这当然是大部分都市中年人的游戏,顾北把它们记录下来了,你说,它们能有什么重大意义吗?似乎没有。但是它们又如此真实地进驻到每个都市人的中年生活里,这,似乎又有些意义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用这样一种中年生活,所谓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不容易啊。好吧我承认你说的这种中年也是真的,但记录它们可以由其他人完成,顾北只完成跟他一样的这批中年人的生活,就像我将推荐的他的诗《我的咖啡永远等你》,人物:我;地点:咖啡屋;情节:等。怎么样,一个很都市的小型情景剧元素都具备了吧?现在,我想撇开诗中“安琪”的身份解读一下(完全可以把安琪换成任何一个女人,当然,最好是人所共知的一个女人),我以为这是一首可以推广的诗,它符合流行的几个要素:语言的朴素,情绪的丰盈,意味的悠长。它像一个电影镜头,一个人坐在一杯咖啡面前,等待一个永远也等不来的人,奥妙的是,这个永远也不会来的人“安琪”又是通过一个本身也没有出场的人物“陈希我”说出的。表面看来,“我”是在等待“陈希我”,而实质上,就连“陈希我”都知道,“我”是在等待“安琪”。真是一个漂亮的连环套连环的复杂故事,但是,顾北就有这个本事用十行解决了问题。题目中借物(咖啡)抒情的方式用得调皮可爱,有一种小孩装大人的模样。这是一首回味无穷的诗作,有如咖啡,余香袅娜。

据我所知,咖啡是顾北所处的福州诗群的爱物之一,之二之三则分别为酒和茶,说起来这些都是有闲有钱阶级的产物,顾北对这三种液体的选择视他的创作情况而定——当他写出了诗作后,他用咖啡和茶约请朋友们来分享,当他灵感阻塞,抓头挠耳的时候,他猛灌白酒促使自己陷入迷狂状态以便呼出身上的诗神,但通常,总是诗魔被呼唤出来,这时候的诗怎么看怎么怪。

 

                                            2012-7-2,北京。

 

《我的咖啡永远等你》

顾北

 

咖啡历来是饱满的

就像等待

我鼓足勇气

成就一架充满氧气的模具

幻想上天的喜悦

在师大朗伯咖啡馆

这次先锋小说家陈希我没有来

他给我的指令是

你永远等下去

哪怕安琪不会再来 

 

             2008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