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未到我们送别同龄人的时候——悼唐兴玲
(2012-05-05 22:14:01)
标签:
湖南诗人唐兴玲文化 |
分类: 安琪随笔 |
现在还未到我们送别同龄人的时候——悼唐兴玲
2012年4月29日,唐兴玲离世,我先是网络获悉,电话求证远人,得证。两人感叹良久,其实大都拿着电话无语。越来越觉得活到老真不容易。近几年一个个中青年诗人先后永辞让人深感死亡的切近,马骅,张紫宸,张枣,刘希全,马雁,陈让,还有今天的唐兴玲,无论60后,无论70后,无论80后,我们至少都同时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里因此内心里我认为我们都是同龄人,我实在写不出哀悼的言辞——现在还未到我们送别同龄人的时候,我的沉默因此绝望而无奈。
在阅读悼念文章或诗篇时我也经常读到作者对死者生前未被诗界充分承认而萌发的对诗界(主要是批评界)的愤怒和指责,对这一点我是这么看的,所谓诗界,难道不是每一个个体构成的?如果你认为死者被漠视了,那么这漠视者中是否该算你一个?因此我以为,每一个生者倘若认为哪一个优秀诗人没有被充分认可,那就从你开始,强烈为这个优秀诗人呼吁趁这个诗人还健在的时候,这应该会好些。
对唐兴玲我应该有话可说,她曾是第三说论坛的驻站诗人(我也曾是这个论坛的某任驻站诗人),这个论坛是发端于漳州的,是在康城手中建起来的(《第三说》取自我的某首诗题,同时也是我和康城共同主编的民刊名)。唐兴玲所在的湖南长沙,有远人、韦白等优秀诗人(顺带写一句,韦白和唐兴玲都是远人推荐给我的,远人说他们都是优秀诗人,时在2000年),他们都是我相交多年的好友。唐兴玲曾为远人主编的《21世纪的中国诗歌》写过一篇文章《诗人偏偏获得幸福》,“偏偏”两字俏皮得令人过目难忘,重新搜索,竟然半天没找到。关于唐兴玲,我不知还应该说些什么,我还没有养成哀悼逝者的习惯,我的词汇表里至今没有哀悼同龄人的词,因为现在,真的还没到我们送别同龄人的时候!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