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语者三章,唐朝晖文,安琪赏析(刊物约稿,勿转)
(2012-02-24 12:19:21)
标签:
散文诗唐朝晖安琪赏析文化 |
分类: 安琪文论 |
梦语者(三章)
唐朝晖
《死亡》
大地必须献出我们:做为她向天空的祭礼。
大地必须淹没我们:通过一条河,洗劫一件无血的衣。
影子在光亮前迎面扑来……
《逝者如斯》
万物持续不断地经过我们身边。我们站在自己一天天地修建着的家里。易逝的脸孔变幻着。每件事物都有一个面具,谁又能摘下这张脸? 我伸出去的手无法把握任意一种真实。
亡者在每一捧土里微笑,每一条路上都有亡者的声音。我们,只能倾听:源于心灵的与宗教有关的音乐。
《不会下雪了》
雪下来了。夏天。
白色的,落满了对面的屋顶,隔着十九楼的一扇窗户,我可以跨上去,跨过身下那条马路,学习雪飘飞的样子,落满大地。
在有人的地方,我将消失,我被人消失在践踏的词语下。
树林默哀般把喜庆的眼睛,张望着天空,迎接每一次时间对生命的玩味。
在将践踏前三十分钟,我再次挪位,吸收散发了的飞翔之力。
轻轻呼吸,以八卦为形,置身其上,飞翔的动力流沙般顺着时间的数字逆流:流沙成石,锈迹成亮晃晃的兵器,木器的家具店成为树林,
翻一个身,转体,无数的雪在飞舞,满天飘满我的雪花——送葬的队伍、迎亲的队伍,从天而降,飘满与大地最近的天空。
今天没下雪,但很多个昨天以前下了雪,时间是夏天。
雪已经回到了天空,等待大地亮出它们的栖身之地。
【赏析】
对死亡的注释和推理是这三首散文诗的主题,它们最终指向的仍然是生者对生命的主观凝视:所谓祭礼——大地献给天空;所谓飞翔——天空落满大地。由此我们读到了作者徘徊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沉思与挣扎,它们经由具象的雪、抽象的思,和肯定性的表述而把死亡想象落到了实处。
《死亡》,建立在对大地爱恨交加情愫上的吟咏与感叹。两个“必须”凸显了大地的无情与人作为大地之子的不得选择。而最后的“光亮”似留有对脱离大地母体的喜悦。
《逝者如斯》,万物都是逝者,活着的人也将是逝者,倾听是最好的尊重,尊重逝者就是尊重暂时活着的自己。
《不会下雪了》,夏天不会下雪,夏天只下雨,雪是雨的尸体(反过来也行),“我”想学雪跨过马路落满大地,好在今天没下雪,我也就可以继续张望天空。每一个人都有自杀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