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给想出书的作者一些意见
(2011-11-17 14:29:5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安琪转载 |
加入某个丛书之中出一本书,可以说一直是创作和出版界的一个潮流,相信大部分诗人和散文作家的书都是这样出版的。但是里面有讲究。今天我想说说和出版社相关的问题。
有好几个朋友问我“扬子鳄书系”为什么只和这家出版社合作而不找另一家或几家出版社,因为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出版社。
中国当然还有很多比现在和我合作的这家出版社更好的出版社,但好玩的是,被他们提得最多的是北京的“XX出版社”和“中国XX出版社”。他们觉得那两个出版社的级别高(“国家级”啊),牌子很响亮。一般而言,只要对方不过于罗嗦或者不表现得很自以为是,我会保持沉默。但是如果对方表达得过于夸张,我基本上就会忍不住自己的不屑——你的书我不想出了,你找那家出版社去吧,我觉得你认可的那家出版社很垃圾!
如果对方突然谦虚下来问为什么,我会为他进行一些分析。比如我会很明确地告诉他:你说的那家出版社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出版社,但是那是针对正常出版和走市场的畅销书而言的;而在自费诗歌散文丛书这一领域,该社的名声是全国最差最滥的。另一个“中国XX出版社”就更差了,除了名字好听,连像样点的好书都没出过几本,而且这种出版社不仅烂,还滥,就是刚学写作没几年的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出一本甚至几本打着这两个出版社旗号的“著作”!
我认识的一些作者,也在这两个出版社出过书——严格地说,他们的书都被书商冠以这两个出版社的名头,实际上多为假书,与出版社正规操作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这两个出版社在很大程度上被骗子书商搞坏了名声。毕竟出版社即使知道有人冒充它的名字出版假书,而且是只印几百册千余册的诗集散文集,它也是没多少精力和兴趣去追究穷书生的法律责任的,更何况这两个出版社本身就大卖书号出版无数烂书。所以,如果有人对你说可以帮你在这个出版社出书,你就得小心了。因为你换来的不是荣耀,而是忧虑。我去查询了一些朋友的书,大部分是假冒的。退一步说,就算你的书号没问题,你的虚荣也很难得到满足,行家一看也知道你是买书号做的——因为要是按照正常程序,你的作品质量和市场需求度根本够不上该社的要求。
其实,以这样的出版社名义出版的书,即使有的丛书是真的书号,那么封面、版权页和封底的信息也是惨不忍睹的。这涉及到国家的一些规定,责任不在出版社,这里就不说了。但是作为一个丛书主编,对这些缺点,必须要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去避免或者弱化——我一直认为,把丛书做成不像丛书的样子,用丛书的价格把书做成单本的效果,应该是所有做丛书者的一个追求目标。
鉴于种种限制(比如有的出版社书号费太贵、有的出版社太死板、有的出版社责任心不够强),我一般是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来选择合作的出版社。我觉得一个出版社名气不响亮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不乱卖书号把自己名声弄太臭尽人皆知),重要的是编辑能够尊重你,给你策划的图书以较大的空间,懂得尊重并理解作者的一些小要求。
有人嫌和我合作的出版社影响不够大,这个我承认。这个出版社的确不是国内一线的出版社。可是,首先,你觉得你的作品够得上一线出版社的水准吗?如果不够,即使你的书顶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三联”的旗号,你又能得到什么荣耀?这就等于一个小孩戴着大人的帽子,别人不用看就知道你的底细!另外,出版社的影响不够大,但是丛书的影响是可以操作的。品牌是人做出来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几个字在十多年前不见得有多么动听,但是现在文化人一看到这几个字就眼红心热。这应该是所有书商追求的目标和榜样。
据这几个月我对很多诗人作家的接触,我最大的遗憾是:70%以上的诗人作家只看到价钱的区别,而忽视了书与书之间除了内容和出版社的差别,还有印刷质量、纸张优劣、设计美丑以及其他方面的细节差别。他们竟然对自己的书的封底印着“总定价:360元”无能为力,或者对丛书的名字和主编的名字放在封面上比自己的单独书名还要醒目也没异议;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纸张也有无数种,不同的纸张适合不同的图书;同一个图案,在这种纸上印得很漂亮,换了一种纸,就会难看很多;不同的颜色印在不同的纸上,效果也会千差万别。做一本书,内文、封面、衬页如何选纸,是大学问,不是说有钱就能办好事的。同样道理,不同的装帧设计和颜色搭配,放在不同的图书开本上,效果也是不同的。如何在这些方面达成一个平衡,是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行家来做的,哪有那么简单啊!
总之,想做一本好书,必须各方面都兼顾。对于一本图书特别是自费书而言,图书的外观形象甚至比内容的好坏重要得多。作为作者,不能一味地想着省钱,否则钱省不了多少,却出连一本送人都不好意思的书,就得不偿失了。作为策划者,在细节上为作者设身处地的考虑,用合适的经费做出最大的效果,是最重要的事情。
说白了,我做“扬子鳄书坊”,就是想挑战一下这个东西。
随时欢迎有意出书的诗人、作家联系,我义务为你们参谋。
QQ:253563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