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子林《李白诗二首》赏析(安琪)

(2011-10-07 20:13:06)
标签:

李白

静夜思

秋浦歌

吴子林

安琪

文化

分类: 安琪文论

李白诗二首

 

                    吴子林

 

   其一《静夜思》

 

床板且硬且凉

嶙峋的身子

横横竖竖  竖竖横横

辗转反侧间一瞥

床前晾满了

霜霜霜霜霜霜霜霜

微醺的双眼长久地乏痛

思念便携了片红叶

蹭上粗糙的额头

贴着冰凉面颊

叹息

 

沧海之前

桑田之后

命运的星辰已然注定了

过多的落寞

过多的驿站

当初呵真不该贪杯

误收一张轻若鸿毛的请柬

风尘仆仆地赶赴那唐朝的什么盛宴

(逾期抵达了,又会怎样呢)

 

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

清清瘦瘦的日子

已记不清

最初的漂流始于何时

最末的归程终于何地

颤动的血脉

飞溅的激情

勾画成一轮清澈的新月

(这伴我入眠的远古新娘呵)

 

屏息凝神

山的那一边

定然有魂牵梦萦的村庄

水的那一方

定然有粲然回眸的女子

墙墙墙墙墙墙墙墙

骤然倾压成一节节车厢

疾速驰驶

浪迹天涯   抑或

叶落归根

剧烈的颠簸中猛然晃醒

参差小巷里

到处都是月亮

 

    其二 《秋浦歌》

 

枯黄的小草摇头晃脑

把太阳挑落盛唐的山坡

做不做官都迥拔孤秀的歌者

手持沉淀宠辱得失之觞

仗剑而歌

宽大的衣袖猎猎而起

(这姿势长安百姓最欣赏)

飞舞成频仍招手的条状

(招那定国安邦的灵秀之魂么)

遍体冰凉的月亮

烙痛了冷漠睇视的神经

披头银发

哗哗如瀑

三千丈的长河明亮流泻

放生一尾尾久困樊笼的鱼

 

渐渐加重的寂静里秉烛

行将风干的一缕记忆

跌跌撞撞地闯入

絮絮叨叨地追问

冥冥中造我的最初意志

(天生我才必有用呵)

耳畔话语葱茏

杂草丛生的苍穹

恒久地嵌入椭圆的铜镜

 

顷刻

眸中有雾

咸腥而朦胧

镜里凝霜

星白且料峭

原来

生命的夏天已然秋了

 

                     1996年秋初稿,2011年10月改定稿

 

【赏析】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青年学者,吴子林《李白诗二首》所提供的奇异而生动的写作模式,使之具备了艾略特所看重的“个人才能与历史意识”的对接与交融,在现代性叙事和抒情的达成中完成了对传统的回望、吸纳与增益。

    《李白诗二首》借李白《静夜思》和《秋浦歌》之题进行再创作,其间穿插的想象填充(枯黄的小草摇头晃脑/把太阳挑落盛唐的山坡)、情景再现(当初呵真不该贪杯/误收一张轻若鸿毛的请柬)、意象追加(三千丈的长河明亮流泻/放生一尾尾久困樊笼的鱼)等写作技巧的熟练运用,把纸面上的文字立体化为小剧场演出,其中,原诗作者(李白)和本诗作者(吴子林)自然是这跨时空舞台上的两大主角,他们颇有意味的角色置换(时而分身为二,时而融身为一)更多地体现在吴对李的思想捕捉与情感对话,并在这种捕捉与对话中从盛唐长安这一特定的文化语境里剥离出吴设想中自己若处于当时当地会如何行事的现时代回答(做不做官都迥拔孤秀),从而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展开了互动。

    和众多单纯向李白表达敬意的当代诗作不同,《李白诗二首》直接重构了两首古典名诗,并由此建构作者自己浪漫、孤傲、超然的理想主义者形象。在这两首诗的背后,我们抚触到了一种跨越历史与当下的独属于中国的恒久意象,譬如月亮之于乡愁,但我们也不可忽略独属于诗人自己的新颖指认,譬如月亮之于远古新娘——坦白说,我确实被这一妙喻吓了一跳,它如此清幽凄美以致不慎泄露了诗人深藏的温情和出世之心。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个人情感符号的隐秘解释,此处就不拟展开论述了。

                                                            (安琪)

 安琪镜头下的吴子林博士若干瞬间2008年9月13日,吴子林博士在中视经典。安琪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